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闽楠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闽楠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17-19页 |
1.3 遗传结构概述 | 第19-20页 |
1.4 核心种质概述 | 第20-23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闽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5-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2.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第25-28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2.2.1 DNA的提取及SSR引物的筛选 | 第30-32页 |
2.2.2 SSR位点的多态性 | 第32-35页 |
2.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5-37页 |
2.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闽楠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39-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3.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页 |
3.2 闽楠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第40-41页 |
3.3 闽楠群体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 第41-45页 |
3.4 闽楠群体间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 | 第45-46页 |
3.5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闽楠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48-5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4.1.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4.1.2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4.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 第49页 |
4.2 四种取样方法的比较 | 第49-51页 |
4.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51-52页 |
4.4 核心种质的评价 | 第52-53页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4-60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1.1 DNA的提取与SSR引物的筛选 | 第54页 |
5.1.2 闽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4页 |
5.1.3 闽楠群体的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 第54-55页 |
5.1.4 闽楠群体的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55页 |
5.2 讨论 | 第55-60页 |
5.2.1 DNA的提取与SSR引物的筛选 | 第55-56页 |
5.2.2 闽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56-58页 |
5.2.3 闽楠群体的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 第58页 |
5.2.4 闽楠群体的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