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2. 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及其特征 | 第8-18页 |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 | 第8-11页 |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发展 | 第11-12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概念及特征 | 第12-14页 |
·财政目标的公共性 | 第13-14页 |
·财政活动的公共性 | 第14页 |
·财政行为的法治性 | 第14页 |
·县级政府公共财政职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 第14-18页 |
·政府、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为公共财政提供了运作空间 | 第15页 |
·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为公共财政奠定了基础 | 第15-16页 |
·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的频发诉求公共财政的建立 | 第16页 |
·财政本身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公共财政提供了内在需要 | 第16-17页 |
·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为公共财政提供了重要条件 | 第17-18页 |
3. 县级政府现行公共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8页 |
·天台县概况 | 第18-21页 |
·县级财政与中央财政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21-25页 |
·中央与县级政府间的职责、权利设定不够合理 | 第21-23页 |
·县级政府赤字运行现象普遍,直接影响公共财政系统建设的实质性落实 | 第23-24页 |
·县级政府公务人员过于庞大,财政供养负担过重 | 第24-25页 |
·县级财政内部收支管理方面 | 第25-28页 |
·资源配置上的盲目作为 | 第25-26页 |
·公共产品服务上的无所作为 | 第26页 |
·收入分配调节上的本末倒置 | 第26-27页 |
·财政支出效率不高 | 第27-28页 |
4. 构建县级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28-34页 |
·构建县级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 | 第28-30页 |
·以服务为宗旨,建立服务型财政 | 第28页 |
·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建立法治财政 | 第28-29页 |
·以提高财政效率为目的,建立效益财政 | 第29页 |
·以财政安全为准则,建立平衡财政 | 第29-30页 |
·构建县级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 | 第30-34页 |
·不同层级的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应当有所区别 | 第30-31页 |
·财政职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表现 | 第31-32页 |
·财政职能范围需要细化和具体化 | 第32-33页 |
·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要由直接生产为主转为组织协调为主 | 第33-34页 |
5. 实现地方财政职能转变的可能途径 | 第34-47页 |
·创新财政收入管理新理念 | 第34-36页 |
·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做到应收尽收 | 第34-35页 |
·减少和规范税收减免优惠 | 第35页 |
·全部的政府收支统一纳入预算 | 第35-36页 |
·改革财政支出管理模式 | 第36-38页 |
·细化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 | 第36页 |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第36-37页 |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 第37-38页 |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 第38-39页 |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 第38页 |
·推行项目管理和建设的市场运作模式 | 第38-39页 |
·建立规范的投资管理体制 | 第39页 |
·完善和改革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 | 第39-42页 |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 | 第40页 |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40-41页 |
·改革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 第41-42页 |
·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 第42-44页 |
·建立和完善财政贴息办法 | 第42-43页 |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 第43-44页 |
·设立财政专项奖励 | 第44页 |
·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约束机制 | 第44-47页 |
·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 | 第44-45页 |
·审慎理财,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 第45页 |
·改革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建立政府内部的财政行为约束机制 | 第45-46页 |
·提高财政透明度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