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非线性系统的研究概况 | 第7-8页 | 
| ·模糊系统概况 | 第8-9页 | 
| ·模糊系统的发展 | 第8页 | 
| ·模糊控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8-9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混合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9-11页 | 
| ·语言型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 ·T-S 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2-1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7-25页 | 
| ·模糊集合的定义 | 第17页 | 
| ·非线性系统的T-S 模糊建模 | 第17-22页 | 
| ·T-S 模糊模型结构 | 第18页 | 
| ·T-S 模糊模型求取 | 第18-20页 | 
| ·建模实例 | 第20-22页 | 
|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 第22-24页 | 
| ·LMI 描述 | 第22-24页 | 
| ·Schur 补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基于观测器的参数不确定模糊系统的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第25-36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预备知识 | 第25-27页 | 
| ·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第27-32页 | 
| ·数值仿真 | 第32-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具有输入和状态时滞的非线性系统的模糊保性能控制 | 第36-44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问题描述 | 第36-38页 | 
| ·主要结果 | 第38-41页 | 
| ·数值仿真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模糊系统的时滞依赖鲁棒H∞控制 | 第44-60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问题描述 | 第44-46页 | 
| ·模糊状态反馈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 第46-53页 | 
| ·改进的模糊时滞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分析 | 第53-56页 | 
| ·算例仿真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束语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