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3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9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9页 |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9-35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35-38页 |
2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 | 第38-51页 |
·大学行为 | 第38-40页 |
·区域创新体系 | 第40-44页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行为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 第44-47页 |
·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47-51页 |
3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历史考察——以中国光谷为例 | 第51-79页 |
·中国光谷发展概况 | 第51-52页 |
·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沿革 | 第52-70页 |
·大学行为在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 第70-72页 |
·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主要行为模式 | 第72-79页 |
4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博弈竞争行为 | 第79-92页 |
·大学与政府:权力博弈行为 | 第79-83页 |
·大学与企业:利益冲突行为 | 第83-86页 |
·大学与大学:资源争夺行为 | 第86-88页 |
·有序竞争:迈向创业型大学的行为动因 | 第88-92页 |
5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合作行为 | 第92-116页 |
·大学与政府:协同合作行为 | 第92-97页 |
·大学与企业:多边合作行为 | 第97-100页 |
·大学与大学:校际联盟行为 | 第100-102页 |
·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中创业型大学的行为路径 | 第102-116页 |
6 创业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中美比较和经验启示 | 第116-146页 |
·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 第116-132页 |
·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硅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 第132-137页 |
·经验的比较:以技术转移为例 | 第137-138页 |
·三螺旋模型下大学、政府、企业的最适行为分析 | 第138-146页 |
7 结语: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 第146-152页 |
致谢 | 第152-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5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