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 | 第8-10页 |
·城市化发展进程 | 第8-9页 |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内涵 | 第9页 |
·生态城市的提出 | 第9-10页 |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10页 |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定量监测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外可持续发展定量监测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可持续发展定量监测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监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功能 | 第12-13页 |
·研究哈尔滨市生态足迹的意义 | 第13-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26页 |
·生态足迹法 | 第14-17页 |
·生态足迹的由来、概念和内涵 | 第14-15页 |
·生态足迹基本假设 | 第15页 |
·生态足迹的生物生产土地分类 | 第15-16页 |
·生态足迹计算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生态足迹计算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生态足迹的优点和缺点 | 第18-19页 |
·生态足迹的优点 | 第18页 |
·生态足迹的缺点 | 第18-19页 |
·对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对生态足迹的国际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对生态足迹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4 哈尔滨市生态足迹的计算 | 第26-41页 |
·哈尔滨概况 | 第26-27页 |
·计算说明 | 第27页 |
·计算与分析 | 第27-39页 |
·哈尔滨市2001年各个账户的计算 | 第27-31页 |
·1997、1999、2001年生态足迹平衡表的计算 | 第31-33页 |
·计算结果分析及对比分析 | 第33-38页 |
·关于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38-39页 |
·减少哈尔滨市生态赤字的方法和对策 | 第39-41页 |
·控制人口数量 | 第39-40页 |
·合理利用土地 | 第40页 |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生物生产量 | 第40页 |
·提高资源利用率 | 第40-41页 |
5 问题与讨论 | 第41-43页 |
·改进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的建议 | 第41-42页 |
·关于本文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一些说明 | 第42-43页 |
·关于数据缺失方面的说明 | 第42页 |
·关于计算中技术处理方面的说明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