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滴水化学过程及其动力学与上覆土壤驱动问题--以北京石花洞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Summary | 第8-10页 |
一、引言 | 第10-12页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研究区域概况 | 第12页 |
2.采样点介绍 | 第12-14页 |
3.监测指标和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环境指标 | 第14页 |
·滴水化学指标 | 第14-15页 |
·滴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测定 | 第15-16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16-30页 |
1.洞穴滴水水文学 | 第16-19页 |
·滴率季节变化和大气降雨的关系 | 第16-17页 |
·滴水对大气降雨响应的滞后 | 第17-18页 |
·洞穴滴水来源 | 第18-19页 |
2.洞穴滴水水化学 | 第19-26页 |
·滴水水化学季节变化 | 第19-23页 |
·滴水水化学空间变化 | 第23页 |
·滴水中Mg/Ca | 第23-25页 |
·滴率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3.洞穴滴水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 第26-30页 |
·石笋层面有机质物源分析 | 第26页 |
·洞穴土壤有机质分解动态及其在土壤—滴水中的迁移 | 第26-28页 |
·滴水中DOC季节变化及石笋层面形成时间分析 | 第28-30页 |
四、全文结论 | 第30-3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3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附图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