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一章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1.1 甘草次酸3位,30位的结构改造 | 第7-9页 |
1.2 11-脱氧甘草次酸衍生物 | 第9-10页 |
1.3 甘草次酸的其它衍生物 | 第10页 |
1.4 甘草次酸结构和药理作用的关系 | 第10-12页 |
1.5 结语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甘草次酸衍生物的结构改造 | 第13-29页 |
2.1 甘草次酸的结构改造的实验设计思路 | 第13-16页 |
2.2 利用计算机对目标分子进行辅助设计 | 第16-22页 |
2.3 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第三章 甘珀酸钠与苦参碱类药物包合作用的研究 | 第29-46页 |
3.1 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3.2 结果及讨论 | 第30-35页 |
3.3 甘珀酸钠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简称OMT)包合物的药学性质 | 第35-43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5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过氧化脉的合成及其在纺织品漂白中的应用 | 第46-51页 |
4.1 原料 | 第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4.4 过氧化脲在纺织品漂白领域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4.5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