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8页 |
1.1 高层建筑及基础的发展概况 | 第8-12页 |
1.2 高层建筑桩-筏基础 | 第12-16页 |
1.3 高层建筑设计方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16-19页 |
1.4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研究概述 | 第19-27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7-28页 |
2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28-44页 |
2.1 上下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机理 | 第28-29页 |
2.2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2.3 有限单元法 | 第31-35页 |
2.4 结构分析的子结构法 | 第35-42页 |
2.5 结构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 | 第42-44页 |
3 工程概况及所基于的分析程序简介 | 第44-63页 |
3.1 ANSYS软件概述 | 第44-50页 |
3.2 本文使用的 ANSYS单元类型 | 第50-56页 |
3.3 工程概况 | 第56-63页 |
4 停止降水对桩筏基础的受力影响分析 | 第63-77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63-65页 |
4.2 孔隙水压力作用等效为温度变化的处理 | 第65-67页 |
4.3 停止降水对群桩-筏板基础的受力影响分析 | 第67-76页 |
4.4 小结 | 第76-77页 |
5 大型群桩基础模型的简化分析 | 第77-93页 |
5.1 前言 | 第77-78页 |
5.2 桩的简化 | 第78-79页 |
5.3 满堂群桩基础的复合分析模型 | 第79-92页 |
5.4 小结 | 第92-93页 |
6 考虑上下部结构共同作用的静力分析 | 第93-112页 |
6.1 计算模型 | 第93-94页 |
6.2 静力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 | 第94-110页 |
6.3 小结 | 第110-112页 |
7 考虑共同作用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12-125页 |
7.1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概述 | 第112-113页 |
7.2 ANSYS模态分析简介 | 第113-116页 |
7.3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第116-12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8.1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125-126页 |
8.2 展望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4页 |
附录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