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简介 | 第15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苏云金杆菌的伴孢晶体与毒力的关系 | 第16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类 | 第16-18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基因的研究 | 第18-22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分类及杀虫谱 | 第18-20页 |
·苏云金杆菌基因型的鉴定 | 第20-21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cyt 基因的定位 | 第21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cyt 基因的克隆 | 第21-22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杀虫机理研究 | 第22-23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cyt 基因的开发和应用 | 第23-25页 |
·Bt 转基因工程菌 | 第23-24页 |
·Bt 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Bt 转基因植物取得的成果 | 第24页 |
·我国Bt转基因植物的现状 | 第24-25页 |
·Bt 转基因植物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 | 第25-30页 |
·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类群及危害 | 第25-26页 |
·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 | 第26-28页 |
·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防治及弊端 | 第26页 |
·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 | 第26-28页 |
·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真菌种类 | 第26-27页 |
·植物寄生线虫的细菌种类 | 第27-28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 | 第28-30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线虫活性的发现 | 第28页 |
·杀线虫苏云金杆菌(Bt)的基因型 | 第28页 |
·苏云金杆菌杀线虫的基因及其编码的毒蛋白 | 第28-30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线虫机理 | 第30页 |
·抗线虫基因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应用蛋白酶抑制剂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策略 | 第31页 |
·应用植物中抗线虫基因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策略 | 第31-33页 |
·应用启动子转基因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策略 | 第33页 |
·应用 Bt 毒蛋白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策略 | 第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基因鉴定 | 第35-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材料 | 第35-37页 |
·土样的采集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36页 |
·试剂 | 第36页 |
·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 | 第37页 |
·苏云金杆菌DNA 的提取 | 第37页 |
·PCR 鉴定苏云金杆菌cry/cyt 基因 | 第37-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苏云金杆菌的分离结果 | 第39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cyt 基因的鉴定 | 第39-4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含cry4基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 | 第45-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材料 | 第45页 |
·培养基和试剂 | 第45页 |
·仪器设备 | 第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8页 |
·苏云金杆菌菌体形态及蛋白晶体观察 | 第45-46页 |
·苏云金杆菌生理生化反应 | 第46-47页 |
·苏云金杆菌菌株晶体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 | 第47页 |
·苏云金杆菌cry4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营养体及伴孢晶体形态观察 | 第48-50页 |
·生理生化反应 | 第50-52页 |
·杀虫晶体蛋白分析 | 第52页 |
·苏云金杆菌cry4 基因序列 | 第52-5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含有cry8基因的苏云金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 | 第59-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营养体及伴孢晶体形态观察 | 第60页 |
·生理生化反应 | 第60-61页 |
·杀虫晶体蛋白分析 | 第61页 |
·苏云金杆菌cry8 基因序列 | 第61-6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苏云金杆菌杀线虫活性测定 | 第65-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供试菌种 | 第65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65页 |
·供试线虫及培养 | 第65页 |
·研究方法 | 第65-66页 |
·发酵液的制备 | 第66页 |
·毒蛋白的制备 | 第66页 |
·外毒素的制备 | 第66页 |
·线虫的生测方法 | 第66页 |
·毒力方程的计算及 LC_49 | 第66-67页 |
·活性菌株温室防治根结线虫试验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对植物线虫有活性苏云金杆菌的筛选 | 第67页 |
·内毒素对松材线虫的活性测定 | 第67-69页 |
·外毒素对松材线虫的活性测定 | 第69页 |
·温室盆栽试验结果 | 第69-7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0-71页 |
第六章 苏云金杆菌XZ-4-5生物学特性及cry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71-8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1-73页 |
·供试材料 | 第71页 |
·试剂 | 第71-72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72-73页 |
·特异引物的设计 | 第72页 |
·扩增全长基因引物的设计 | 第72页 |
·引物的合成 | 第72-73页 |
·研究方法 | 第73页 |
·苏云金杆菌XZ-4-5 菌体形态及蛋白晶体观察 | 第73页 |
·苏云金杆菌XZ-4-5 生理生化反应 | 第73页 |
·苏云金杆菌XZ-4-5 晶体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 | 第73页 |
·苏云金杆菌XZ-4-5 cry7 基因的克隆 | 第73页 |
·克隆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73页 |
·基因定位的研究 | 第7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3-78页 |
·菌体形态及蛋白晶体观察 | 第73页 |
·生理生化反应 | 第73-74页 |
·杀虫晶体蛋白分析 | 第74页 |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7 的克隆研究 | 第74-77页 |
·全长基因的克隆研究 | 第74-76页 |
·cry7 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研究 | 第76页 |
·cry7 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及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76-77页 |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7 的定位研究 | 第77-78页 |
·讨论 | 第78-80页 |
第七章 主要的结论及进一步的设想 | 第80-82页 |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进一步设想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5页 |
附录 | 第95-115页 |
附图 | 第115-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作者简历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