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9页 |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文章结构和思路 | 第14-15页 |
| 第二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现状 | 第15-18页 |
| ·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现状 | 第15页 |
| ·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5-18页 |
| 第三部分 对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分析 | 第18-39页 |
| ·EVA指标简介 | 第18-22页 |
| ·EVA指标与传统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18-21页 |
| ·EVA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用EVA指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 | 第22-31页 |
|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后的投向 | 第31-35页 |
| ·多元化经营,投入到非主营业务项目 | 第31-32页 |
| ·委托理财或经过其他途径进入股票市场 | 第32-33页 |
| ·被关联方占用 | 第33-34页 |
| ·资金闲置 | 第34-35页 |
| ·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其他效应分析 | 第35-39页 |
| ·造成稀缺的资本资源的浪费 | 第35-36页 |
| ·违背证券市场的诚信原则,影响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信心 | 第36页 |
| ·阻碍证券市场规范运作,易导致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 | 第36-37页 |
| ·易导致投资实体虚拟化,产生泡沫经济 | 第37页 |
| ·追逐市场热点,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稳定发展 | 第37-39页 |
| 第四部分 对我国企业募集资金变更投向原因的分析 | 第39-47页 |
| ·外部原因 | 第39-41页 |
| ·内在原因 | 第41-47页 |
| ·特殊的制度结构导致了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 第41-44页 |
| ·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了上市公司滥用募集资金的现象 | 第44-47页 |
| 第五部分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对策分析 | 第47-52页 |
|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 | 第47-50页 |
| ·完善保荐人制度,推动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 | 第50页 |
| ·对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50-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论文声明 | 第55页 |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