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 第1-30页 |
·问题提出 | 第11-21页 |
·现象描述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问题提出 | 第19-21页 |
·研究范围与意义 | 第21-27页 |
·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是个日久弥新的研究课题 | 第22-24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研究需要转换视角 | 第24-25页 |
·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的防范与控制需要有新的思路 | 第25-26页 |
·人们对教育的选择与预期需要在乐观中保持谨慎 | 第26-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7-30页 |
·逻辑思路 | 第27页 |
·结构安排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教育与就业关系从确定到不确定的历史考察 | 第30-53页 |
·教育与就业的联姻 | 第30-39页 |
·教育与就业的概念 | 第30-33页 |
·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 第33-35页 |
·教育与就业联姻的条件 | 第35-37页 |
·教育与就业联姻的意义 | 第37-39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发展 | 第39-50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时期(二战以前) | 第39-43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由确定走向不确定的过渡时期(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 | 第43-48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问题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3页 |
第三章 教育与就业关系从确定到不确定的理论演变 | 第53-83页 |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本含义 | 第53-61页 |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第53-57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第57-61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思想 | 第61-67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古典思想 | 第61-63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的思想 | 第63-64页 |
·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的思想 | 第64-67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思想 | 第67-78页 |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挑战 | 第69-72页 |
·从劳动力需求角度的理论解释 | 第72-74页 |
·对教育与工作(不)匹配的研究 | 第74-77页 |
·对影响教育收益的非教育因素的研究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3页 |
第四章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表现与影响 | 第83-111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类型 | 第83-86页 |
·市场不确定与事件不确定 | 第83-84页 |
·外生不确定与内生不确定 | 第84页 |
·主观不确定与客观不确定 | 第84页 |
·系统性不确定与非系统性不确定 | 第84-85页 |
·结构性不确定、行为性不确定与结果性不确定 | 第85-86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表征和度量 | 第86-94页 |
·毕业生就业率高低 | 第86-88页 |
·教育收益离散程度高低 | 第88-91页 |
·教育过度发生率高低 | 第91-94页 |
·我国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 第94-104页 |
·毕业生就业状况日益不容乐观 | 第95-98页 |
·毕业生收入差异增大 | 第98-101页 |
·相同教育程度、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收入差异增大 | 第101-103页 |
·不同教育程度的毕业生工资差距仍然过小 | 第103-104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影响 | 第104-109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适度不确定的有利影响 | 第105-107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高度不确定的不利影响 | 第107-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形成 | 第111-152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形成的一般因素分析 | 第112-132页 |
·影响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形成的个人因素 | 第112-120页 |
·影响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形成的学校因素 | 第120-124页 |
·影响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因素 | 第124-129页 |
·影响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形成的工作场合因素 | 第129-132页 |
·我国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形成的具体原因分析 | 第132-150页 |
·毕业生就业预期居高不减 | 第134-139页 |
·学校投资机制的不完善 | 第139-142页 |
·政府相关教育决策的不当 | 第142-145页 |
·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健全 | 第145-147页 |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 第147-150页 |
·小结 | 第150-152页 |
第六章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规避 | 第152-187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既有策略 | 第153-163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主要方法 | 第153-156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若干国家模式 | 第156-163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制度设计 | 第163-169页 |
·制度对于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功能 | 第163-165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 第165-167页 |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制度设计思路 | 第167-169页 |
·我国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规避 | 第169-186页 |
·我国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原则 | 第170-173页 |
·我国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规避的策略 | 第173-186页 |
·小结 | 第186-187页 |
结束语 | 第187-19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1-198页 |
致谢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