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机插中苗轻简育秧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前言第8-1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15页
   ·试验一 双膜育秧落谷密度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第10页
     ·供试品种和试验地点第10页
     ·试验条件第10页
     ·处理设置第10页
   ·试验二 秧床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第10-11页
     ·供试品种和试验地点第10页
     ·试验条件第10-11页
     ·处理设置第11页
   ·试验三 落谷密度、床土培肥量和秧龄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第11-12页
     ·供试品种和试验地点第11页
     ·试验条件第11页
     ·处理设置第11-12页
   ·试验四 江苏部分县市机插水稻育秧床土培肥前后的肥力水平与秧苗素质第12页
     ·供试品种和试验地点第12页
     ·试验条件第12页
     ·处理设置第12页
   ·取样与测定第12-1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5-45页
   ·机插中苗双膜育秧落谷密度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第15-20页
     ·不同落谷密度下的成苗率、秧苗形态与素质第15-17页
       ·成苗率第15页
       ·秧苗形态第15-16页
       ·秧苗质量第16-17页
     ·不同落谷密度下秧苗地上部干重消长与超秧龄第17页
     ·苗数分蘖和成穗第17-18页
       ·苗数第17-18页
       ·分蘖与成穗第18页
     ·产量第18-20页
   ·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及产量的影响第20-24页
     ·秧苗形态第20-21页
     ·秧苗质量第21-22页
       ·发根力与苗体糖氮比第21-22页
       ·株高、苗(地上部)干重、单位苗高干重和苗基粗第22页
     ·秧苗地上部干重消长与超秧龄第22-23页
     ·穗数、粒数与产量第23-24页
   ·落谷密度、床土培肥量和移栽秧龄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第24-35页
     ·秧苗地上部干重消长动态第25-26页
     ·秧苗素质第26-28页
       ·发根力第26-27页
       ·茎鞘淀粉含量第27页
       ·单位苗高干重第27页
       ·糖氮比第27-28页
     ·大田成苗数第28-29页
       ·移栽秧龄对大田成苗数的影响第28-29页
       ·16天秧龄下秧田密、肥对大田成苗数的影响第29页
       ·21天和35天秧龄下秧田密、肥对大田成苗数的影响第29页
     ·大田成苗数与成穗数第29-30页
     ·三试验因素对产量影响第30-33页
       ·移栽秧龄与产量第30-31页
       ·16天移栽秧龄下秧田密、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第31页
       ·21天移栽秧龄下秧田密、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第31-32页
       ·35天移栽秧龄下秧田密、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第32-33页
     ·穗数和产量的关系第33-35页
   ·床土基础肥力及其培肥与秧苗素质第35-45页
     ·各试点培肥前土壤的pH值和肥力状况第35-36页
     ·培肥后床土的肥力变化第36-40页
       ·培肥后床土pH值及床土速效养分的平均变化第36-37页
       ·三地床土培肥前后碱解氮含量的变化第37-38页
       ·三地床土培肥前后速效磷含量的变化第38-39页
       ·三地床土培肥前后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第39-40页
     ·不同床土肥力下的秧苗素质第40-45页
       ·秧苗形态与床土三要素速效养分含量的关系第40-42页
       ·其它秧苗指标与床土碱解氮含量的关系第42-45页
3 讨论第45-48页
   ·秧苗栽插到大田的产量效应是机插双膜育秧适宜落谷密度(播量)的重要衡量标准第45页
   ·适宜播量与适当的秧块大小及匀播相配合即可保证稳产高产第45页
   ·机插中苗壮秧形态与生理(糖/氮)指标第45-46页
   ·对机插轻简育秧壮秧指标的认识第46页
   ·移栽秧龄和秧田期的密、肥对产量的影响第46页
   ·机插水稻轻简育秧床土因土培肥的必要性第46-47页
   ·机插中苗床土培肥量的确定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表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中国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与策略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