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延长组长2及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0页 |
| 一、 勘探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二、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三、 完成的工作量 | 第9页 |
| 四、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0-15页 |
| 一、 构造位置 | 第10页 |
| 二、 构造演化简史 | 第10-11页 |
| 三、 三叠系构造格局及其沉积环境 | 第11页 |
| 四、 盆地延长组地层特征 | 第11-15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特征 | 第15-34页 |
| 一、 延长组地层划分标准 | 第15-16页 |
| 二、 延长组各油层组岩性与电性特征 | 第16-17页 |
| 三、 研究区目的层地层特征 | 第17-34页 |
| 第四章 长2和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 第34-67页 |
| 一、 相标志 | 第34-40页 |
| 二、 相分析的方法 | 第40-41页 |
| 三、 长2和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 第41-46页 |
| 四、 物源分析 | 第46-49页 |
| 五、 沉积相分布特征 | 第49-67页 |
| 第五章 储层地质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 第67-96页 |
| 一、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67-69页 |
| 二、 储层物性特征 | 第69-75页 |
| 三、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第75-89页 |
| 四、 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89-9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 图版 | 第100-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