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道路条件与事故作用机理及事故对策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1.1 我国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 第8-11页 |
1.2 道路条件在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道路安全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山区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 第18-41页 |
2.1 山区公路的特征与事故特点 | 第18-20页 |
2.1.1 山区公路的道路与环境特征 | 第18-19页 |
2.1.2 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 | 第20-21页 |
2.3 山区道路条件各因素的安全性分析 | 第21-35页 |
2.3.1 几何线形 | 第22-28页 |
2.3.2 道路构造物 | 第28-34页 |
2.3.3 交通设施 | 第34-35页 |
2.4 道路信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35-39页 |
2.4.1 研究的假设条件 | 第35-36页 |
2.4.2 道路信息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 | 第36-39页 |
2.5 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论模型分析 | 第39-41页 |
第3章 山区道路安全性模糊评价 | 第41-49页 |
3.1 模糊评价方法概述 | 第41-43页 |
3.2 对道路安全性的模糊评价 | 第43-49页 |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3-44页 |
3.2.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44-46页 |
3.2.3 评价步骤 | 第46-49页 |
第4章 山区公路事故多发段的鉴别与防治 | 第49-61页 |
4.1 山区公路事故多发段的鉴别 | 第49-56页 |
4.1.1 鉴别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49-51页 |
4.1.2 安全系数——绝对事故数法的提出 | 第51-56页 |
4.2 山区公路事故多发段的防治 | 第56-61页 |
4.2.1 事故多发段改造方案的设计原则 | 第56页 |
4.2.2 事故多发段改造方案的实施 | 第56-61页 |
第5章 建立山区公路安全保障体系 | 第61-70页 |
5.1 人员保障体系 | 第62-63页 |
5.2 车辆保障体系 | 第63-64页 |
5.3 道路保障体系 | 第64-66页 |
5.4 环境保障体系 | 第66-68页 |
5.5 紧急救援 | 第68-69页 |
5.6 交通事故信息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