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制三通管件塑性极限载荷的有限元分析
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三通的概述 | 第11-13页 |
·管道三通的几个专用术语说明 | 第11-12页 |
·管道三通与容器接管的区别 | 第12-13页 |
·三通的分类 | 第13页 |
·无缺陷三通强度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含缺陷三通强度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国外相关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21-23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3-2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三通塑性极限载荷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5-34页 |
·引言 | 第25页 |
·有限元方法及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25-27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5-26页 |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6-27页 |
·三通塑性极限载荷的有限元分析技术 | 第27-33页 |
·有限元软件及分析方法 | 第27页 |
·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假设 | 第27-28页 |
·单元类型和单元数量的选择 | 第28-29页 |
·载荷及约束条件 | 第29-30页 |
·有限元分析中极限载荷的确定方法 | 第30-31页 |
·前处理程序的开发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第3章 无缺陷焊制三通的塑性极限内压数值分析 | 第34-44页 |
·引言 | 第34页 |
·无缺陷焊制三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坐标系及单位制的确立及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网格的划分及单元数目的确定 | 第34-36页 |
·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 第36页 |
·无缺陷焊制三通失效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无缺陷焊制三通塑性极限内压影响因素的简化 | 第37-38页 |
·无缺陷焊制三通塑性极限内压数据库的建立 | 第38-39页 |
·无缺陷焊制三通塑性极限内压工程估算式 | 第39-40页 |
·本文计算结果与现有公式的比较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4章 含底部局部减薄三通的塑性极限内压数值分析 | 第44-69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含底部局部减薄三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含局部减薄缺陷三通失效模式分析 | 第47-49页 |
·含局部减薄缺陷三通变形特征分析 | 第49-50页 |
·含缺陷焊制三通塑性极限内压影响因素的简化 | 第50-60页 |
·局部减薄尺寸对塑性极限内压的影响 | 第51-56页 |
·含缺陷三通本身尺寸对塑性极限内压的影响 | 第56-60页 |
·含缺陷焊制三通塑性极限内压数据库的建立 | 第60-65页 |
·含缺陷焊制三通塑性极限工程估算式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9-70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 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