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序言第1-16页
第一章 探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第16-50页
 第一节 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及女性主义思想的流变第16-31页
  一、 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第16-21页
  二、 女性主义思想的流变第21-31页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起源及理论概观第31-50页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起源第31-40页
  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第40-50页
第二章 检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形态第50-211页
 第一节 从阅读到创作:妇女作为读者及作者第50-92页
  一、 妇女的阅读第50-63页
  二、 妇女的创作第63-92页
   (一) 斯达尔夫人与弗.伍尔夫的觉悟第63-68页
   (二) 妇女与小说第68-80页
   (三) 妇女与诗歌第80-92页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及精神分析学说第92-130页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第92-110页
  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弗洛依德-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第110-130页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弗洛依德第110-122页
   (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拉康第122-130页
 第三节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130-147页
  一、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130-138页
  二、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138-147页
 第四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后结构主义第147-174页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语言观及理论立场第148-166页
  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解构批评第166-174页
 第五节 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第174-197页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后殖民话语第174-188页
  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生态主义第188-197页
 第六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美术及网络文化第197-211页
  一、 美术领域的女性主义第197-204页
  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化第204-211页
第三章 省察:新时期前的“性别批评”视界第211-288页
 第一节 中国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及其发展第211-241页
  一、 明清时期的“女权”意识第211-223页
  二、 “女权”思想的发展第223-241页
 第二节 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文学评论中的性别意识第241-277页
  一、 从文学引出的性别问题第241-251页
  二、 对女作家的关注及扶持第251-270页
   (一) 三本女性文学史考察第251-260页
   (二) 对女作者的关注及扶持第260-270页
  三、 女性书写与主体性第270-277页
 第三节 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文学评论中的性别意识第277-288页
  一、 四十至七十年代文学评论中的性别意识第277-284页
  二、 八十年代前期文学评论中的性别意识第284-288页
第四章 建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第288-339页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勃兴第288-295页
 第二节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第295-307页
 第三节 九十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307-325页
 第四节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审理第325-339页
结语 迈向性别诗学第339-360页

论文共3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生物材料细菌视紫红质的光吸收与光调制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