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9页 |
(一) 欲藉此抵抗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巩固中国的边防 | 第5-7页 |
(二) 渴望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 | 第7-9页 |
二、 孙中山关于西部开发的主要构想 | 第9-21页 |
(一) 筹建西部交通网络构想 | 第9-12页 |
(二) 开发西部人力资源构想 | 第12-15页 |
(三) 开发西部优势产业构想 | 第15-18页 |
(四) 调整西部开发政策构想 | 第18-21页 |
三、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特点与局限性 | 第21-27页 |
(一)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特点 | 第21-23页 |
(二)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局限性 | 第23-27页 |
四、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重要启示 | 第27-34页 |
(一) 国家的强大,中华民族的勃兴,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西部得以开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 第27-29页 |
(二) 全面提高西部地区人口的素质,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 第29-30页 |
(三) 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遵循自然法则,合理地利用自然,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 第30-31页 |
(四) 加快西部优势产业的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手段 | 第31-34页 |
注释 | 第34-3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