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仿真的基本知识 | 第7-11页 |
1.1.1 现代仿真技术的特点 | 第7-8页 |
1.1.2 仿真技术分类 | 第8页 |
1.1.3 仿真的作用 | 第8-9页 |
1.1.4 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1.1.5 仿真的应用 | 第10-11页 |
1.1.6 对一体化仿真环境的需求 | 第11页 |
§1.2 Linux的概况 | 第11-12页 |
1.2.1 GNU和GPL——Linux的历史: | 第11-12页 |
1.2.2 Linux的特点 | 第12页 |
§1.3 实时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 第12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一体化仿真 | 第14-20页 |
§2.1 一体化仿真环境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页 |
§2.2 一体化仿真环境的要求 | 第14-15页 |
§2.3 一体化仿真环境的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2.3.1 以控制为中心的方法 | 第15页 |
2.3.2 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 | 第15-17页 |
§2.4 一体化仿真环境的仿真试验过程 | 第17-18页 |
§2.5 一体化仿真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Linux系统及工具 | 第20-29页 |
§3.1 Linux下的编程工具 | 第20页 |
§3.2 Linux的图形用户界面GNOME | 第20-22页 |
§3.3 Linux的内核结构 | 第22-23页 |
3.3.1 Linux的系统结构 | 第22页 |
3.3.2 Linux的内核结构 | 第22-23页 |
§3.4 Linux的进程调度 | 第23-27页 |
§3.5 Linux内核模块 | 第27-29页 |
第四章 LINSIM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51页 |
§4.1 LINSIM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9-32页 |
4.1.1 LinSim的语法规范 | 第29-30页 |
4.1.2 模块化的软件组成 | 第30-32页 |
§4.2 编辑模块的基本实现 | 第32-34页 |
4.2.1 构建小部件管理文档 | 第32-33页 |
4.2.2 控制主程序界面的属性 | 第33-34页 |
§4.3 编译链接模块的基本实现 | 第34-37页 |
4.3.1 编译链接过程 | 第34-35页 |
4.3.2 编译链接模块的实现流程 | 第35-36页 |
4.3.3 编译链接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36-37页 |
§4.4 图形显示的实现 | 第37-39页 |
§4.5 库模块的基本实现 | 第39-41页 |
4.5.1 库模块的内容 | 第39-41页 |
4.5.2 动态库的实现 | 第41页 |
§4.6 仿真试验运行管理 | 第41-43页 |
§4.7 仿真算法研究与实现 | 第43-46页 |
4.7.1 全数字仿真算法 | 第43-44页 |
4.7.2 实时仿真算法 | 第44-46页 |
§4.8 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框架的实现 | 第46-51页 |
4.8.1 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 | 第46-47页 |
4.8.2 LINSIM的驱动程序框架的具体实现 | 第47-51页 |
第五章 一体化仿真环境的实时性研究 | 第51-57页 |
§5.1 实时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 | 第51-52页 |
§5.2 Windows NT与实时操作系统 | 第52-53页 |
§5.3 一种基于Linux的实时半实物仿真的解决方案 | 第53-56页 |
§5.4 Linux实时性的通用方法 | 第56-57页 |
第六章 运行与测试 | 第57-63页 |
§6.1 LINSIM的运行过程 | 第57-60页 |
§6.2 仿真算法比较试验的数据分析 | 第60-62页 |
§6.3 LINSIM软件系统的特点 | 第62-63页 |
总结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