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加入WTO对我国石油行业的主要影响 | 第1-21页 |
第一节 入世议定书中涉及石油石化的内容 | 第10-13页 |
一、 关税减让 | 第10-11页 |
二、 取消配额许可证非关税壁垒 | 第11页 |
三、 原油、成品油的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 | 第11页 |
四、 化肥的进口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 | 第11-12页 |
五、 分销服务的开放 | 第12页 |
六、 油田服务 | 第12页 |
七、 储运和仓储服务 | 第12页 |
八、 与工程有关的专业 | 第12-13页 |
九、 其他 | 第13页 |
第二节 入世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 | 第13-18页 |
一、 非关税壁垒取消的影响 | 第13页 |
二、 减让关税的影响 | 第13页 |
三、 市场开放的影响 | 第13-14页 |
四、 对炼油化工业务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五、 对油品分销业务的影响 | 第15-18页 |
六、 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影响 | 第18页 |
第三节 入世给中国石油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8-21页 |
一、 入世给中国石油工业带来的机遇 | 第18-19页 |
二、 入世对中国石油工业的挑战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加入WTO与中国石油行业体制重组 | 第21-33页 |
第一节 中国石油行业管理体制沿革 | 第21页 |
第二节 石油行业管理体制的弊端 | 第21-22页 |
一、 政企职能不分 | 第21-22页 |
二、 资源管理体制不顺 | 第22页 |
三、 缺乏统一对外合作管理机制 | 第22页 |
四、 上下游割裂不利于企业成长 | 第22页 |
五、 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2页 |
第三节 中国石油工业体制大重组 | 第22-24页 |
一、 石油行业体制重组的必要性 | 第23页 |
二、 石油行业体制重组的作用 | 第23-24页 |
第四节 企业内部体制重组 | 第24-31页 |
一、 企业内部体制重组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二、 企业内部体制重组的战略目标 | 第26-29页 |
三、 企业内部体制重组的任务、步骤和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五节 石油企业体制重组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加入WTO后我国石油行业发展战略 | 第33-54页 |
第一节 一体化战略 | 第33-36页 |
一、 上下游一体化战略 | 第34-35页 |
二、 炼化一体化战略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多样化经营战略 | 第36-38页 |
一、 多样化经营的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 第36-37页 |
二、 我国石油企业多样化经营战略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集团化经营战略 | 第38-42页 |
一、 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集团化战略 | 第38-39页 |
二、 我国石油企业的集团化战略 | 第39-42页 |
第四节 国际化经营战略 | 第42-44页 |
一、 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 第42-43页 |
二、 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和战略重点 | 第43-44页 |
第五节 石油价格战略 | 第44-46页 |
一、 中国石油价格体制回顾 | 第44-45页 |
二、 当前条件下我国石油企业的价格策略 | 第45-46页 |
第六节 石油炼制与销售战略 | 第46-48页 |
一、 石油炼制战略 | 第46-47页 |
二、 石油销售战略 | 第47-48页 |
第七节 创新战略 | 第48-50页 |
一、 中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 | 第48-50页 |
二、 中国石油公司的管理创新战略 | 第50页 |
第八节 企业形象战略 | 第50-54页 |
一、 石油企业亟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第51页 |
二、 制定石油企业形象战略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