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绪论 | 第14-2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1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2-24页 |
1 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基本理论综述 | 第24-49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31页 |
·传统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28页 |
·扩展生命周期理论 | 第28-30页 |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31页 |
·世代交叠模型 | 第31-36页 |
·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 | 第31-34页 |
·A-K养老保险模型 | 第34-36页 |
·社会保障再分配理论 | 第36-44页 |
·国外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早期研究 | 第36-38页 |
·国外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研究的发展 | 第38-42页 |
·国内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研究 | 第42-44页 |
·养老金对储蓄影响理论 | 第44-48页 |
·不同养老保险模式的基本含义 | 第44-47页 |
·不同养老保险财务模式对储蓄影响理论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9-77页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储蓄影响宏观分析 | 第49-55页 |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额及相关数据宏观分析 | 第49-51页 |
·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储蓄影响宏观模型分析 | 第51-55页 |
·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家庭储蓄影响微观分析 | 第55-69页 |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入与支出状况分析 | 第55-61页 |
·城镇居民家庭社会保障转移收入对储蓄影响实证分析 | 第61-69页 |
·中国城镇家庭不同收入阶层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影响实证分析 | 第69-75页 |
·不同收入阶层储蓄额及相关数据分析 | 第69-72页 |
·不同收入阶层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水平模型估计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储蓄影响途径分析 | 第77-101页 |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高储蓄原因分析 | 第77-86页 |
·中国城镇居民具有较高预防性储蓄动机 | 第78-80页 |
·中国城镇居民具有较高遗产储蓄动机 | 第80-82页 |
·中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项目及投资融资渠道有限 | 第82-83页 |
·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程度有限 | 第83-85页 |
·中国城镇居民具有自身的储蓄消费习惯 | 第85-86页 |
·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家庭储蓄影响机制分析 | 第86-99页 |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社会保障转移收入“收入效应”分析—微观分析Ⅰ | 第87-90页 |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福利效应”分析—微观分析Ⅱ | 第90-95页 |
·中国城镇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影响机制分析—宏观分析 | 第95-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4 基于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状况的政策措施 | 第101-123页 |
·建立居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 | 第102-104页 |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收入状况 | 第102-103页 |
·建立居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思路及措施 | 第103-104页 |
·扩大中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 | 第104-106页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基本状况 | 第104-105页 |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基本原则 | 第105页 |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措施办法 | 第105-106页 |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层次 | 第106-109页 |
·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的阻力分析 | 第106-108页 |
·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的对策分析 | 第108-109页 |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 | 第109-113页 |
·社会保障水平相关因素 | 第111-112页 |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政策措施 | 第112-113页 |
·注重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扩展 | 第113-122页 |
·社会保障制度与多类经济指标相联系 | 第114-115页 |
·住房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 | 第115-118页 |
·教育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 | 第118-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结束语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附表 | 第133-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