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1 绪论第14-21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问题提出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16-17页
     ·本研究的学术意义第16页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6-17页
     ·创新点第17页
   ·研究对象、方法与工具第17-19页
     ·研究对象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研究工具第18-19页
   ·研究框架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1-38页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第21-29页
     ·积极心理学运动及其影响第21-25页
     ·心理资本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第25-27页
     ·心理资本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区别第27-29页
   ·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第29-32页
     ·态度与行为第29-30页
     ·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历程第30-31页
     ·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因素第31-32页
   ·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态度及行为的影响研究第32-35页
     ·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成果第32-35页
     ·心理资本对接待业员工行为与态度的影响研究第35页
   ·心理资本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第35-36页
   ·心理资本理论在接待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研究工具第38-59页
   ·概念模型与立论依据第38-50页
     ·概念模型第38页
     ·假设及立论依据第38-50页
   ·变量设计第50-52页
     ·本研究潜变量操作化定义第51-52页
     ·计量尺度第52页
   ·调查样本概况第52-53页
   ·研究工具——结构方程模型简介第53-58页
     ·结构方程模型概念第53-54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第54页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步骤第54-55页
     ·结构方程的统计原理与拟合优度指数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心理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59-87页
   ·心理资本结构研究第59-64页
     ·心理资本结构研究程序第59页
     ·心理资本预测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第59-60页
     ·心理资本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60-64页
   ·心理资本结构研究结论第64-70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64-68页
     ·心理资本四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第68-70页
   ·心理资本结构解释第70-72页
     ·心理资本结构测量的差异性第70页
     ·心理资本结构内涵分析第70-71页
     ·心理资本维度的扩展第71-72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研究第72-86页
     ·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第72-73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第73-77页
     ·数据分析第77-80页
     ·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训练与测试第80-83页
     ·神经网络的具体运用与研究结论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5 概念模型数据分析第87-107页
   ·描述统计第88-90页
     ·描述性分析第88-89页
     ·潜变量测量信度分析第89页
     ·数据多元正态检验第89-90页
   ·推断统计第90-94页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分析第90-92页
     ·潜变量测量效度与测量模型评价第92-94页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94-102页
     ·概念模型的拟合指数第95-96页
     ·概念模型的结构评价第96-101页
     ·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分析第101-102页
   ·心理资本及其维度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差异分析第102-104页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接待业员工心理资本指数第104页
   ·心理资本对员工影响的机理分析第104-106页
     ·心理资本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第104-106页
     ·心理资本及其维度对员工工作态度影响差异的机理分析第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6 研究结论及其应用第107-122页
   ·研究结论第107-110页
     ·心理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第107页
     ·概念模型研究结论之一:全部支持的假设第107页
     ·概念模型研究结论之二:部分支持的假设第107-108页
     ·概念模型研究结论之三:没有支持的假设第108页
     ·概念模型中没有涉及的关系第108-110页
   ·研究结论的启示第110-112页
     ·心理资本对接待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第110页
     ·接待业员工企业支持感的重要性第110页
     ·提升心理资本整体水平,改善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第110-111页
     ·利用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降低心理契约违背给员工态度与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第111页
     ·接待业人力资源管理要转变员工招聘与管理人员选拔的方式第111-112页
     ·改变接待性企业培训与考核的内容第112页
     ·重视员工物质回报,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第112页
   ·研究结论的应用——员工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第112-121页
     ·招聘与选拔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员工第112-113页
     ·利用心理资本维度开发,提升接待业员工积极心理潜能第113-117页
     ·提升员工的整体心理资本水平第117-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7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展望第122-124页
   ·研究局限第122-123页
     ·数据的准确性问题第122页
     ·模型的代表性问题第122页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问题第122-123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123-124页
     ·采用横向与纵向数据相结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第123页
     ·加强心理资本理论的跨行业研究第123页
     ·加强心理资本内涵与要素选择标准的研究第123页
     ·其它研究展望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0页
附录第140-144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页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目录第140-141页
 附录C 本研究神经网络训练与测试程序第141页
 附录D 各因子均值变化对员工 PsyCap 的边际贡献及平均贡献率第141-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究
下一篇:1.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流行病学研究 2.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