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方式和范围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法理基础第11-17页
 (一) 国际上关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两种学说第11-13页
  1. 公益学说第11-12页
  2. 干预学说第12-13页
 (二) 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三)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理论重构第15-17页
  1. 从强调“监督”向强调“公益”过渡第15-16页
  2. 从“监督者”向“参与者”转换第16-17页
二、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第17-29页
 (一) 历史发展第17-20页
 (二) 当前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1.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方式单一第21页
  2. 民事抗诉程序设计不健全第21-22页
  3.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地位不明确第22-23页
  4. 公益诉讼制度缺失,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难以有效保护第23-24页
 (三) 理论界关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第24-29页
  1.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与审判独立和法院审判权威第25-26页
  2.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与当事人处分权和诉讼主体结构平衡第26-28页
  3.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与司法效率第28-29页
三、国外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实践及其启示第29-35页
 (一) 国外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实践第29-33页
  1. 法国第29-30页
  2. 美国第30页
  3. 英国第30-31页
  4. 德国第31-32页
  5. 日本第32页
  6. 前苏联和俄罗斯第32-33页
 (二) 国外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共同特点第33-35页
  1.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第33-34页
  2. 检察机关都是代表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参与民事诉讼第34页
  3.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范围有限第34-35页
四、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5-39页
 (一) 加强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必要性第35-37页
  1. 通过权力制约权力第35页
  2. 增加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度第35-36页
  3. 弥补我国审级制度的缺陷第36页
  4. 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第36-37页
  5. 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第37页
 (二) 强化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可行性第37-39页
  1. 已经具备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7-38页
  2. 实践中已有成功案例第38-39页
五、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设想第39-53页
 (一) 起诉第39-46页
  1.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第39-41页
  2.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问题第41-46页
 (二) 抗诉第46-51页
  1. 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范围——对现行民事抗诉范围进行再划分第46-49页
  2. 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相关程序的完善第49-51页
 (三) 参诉——对是否赋予检察机关事中参与民事诉讼方式的分析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重建
下一篇:诉讼标的理论与民事再审之诉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