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9-17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概述 | 第9-10页 |
(二) 国内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概述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不足 | 第11-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和研究思路、方法 | 第14页 |
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分析 | 第14-17页 |
(一)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4-16页 |
(二)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简述及问题分析 | 第17-23页 |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简述 | 第17-22页 |
二、我国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基础 | 第23-31页 |
一、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基础 | 第23-26页 |
(一) 资格证书 | 第23-24页 |
(二) 职业声望 | 第24-25页 |
(三) 教师组织 | 第25页 |
(四) 物质待遇 | 第25-26页 |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基础 | 第26-28页 |
(一) 临床实习 | 第26-27页 |
(二) 知识整合 | 第27-28页 |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人基础 | 第28-31页 |
(一) 教学反思 | 第29-30页 |
(二) 终身学习 | 第30-31页 |
第四部分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进修-训练一体化模式 | 第31-46页 |
一、培训-进修-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一) 发生认识论基础 | 第31-34页 |
(二) 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34页 |
二、培训-进修-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具体措施 | 第34-39页 |
(一)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 第35-36页 |
(二) 短期进修 | 第36-37页 |
(三) 以项目、课题为本的训练 | 第37-39页 |
三、培训-进修-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实现 | 第39-40页 |
四、培训-进修-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可操作性建议 | 第40-46页 |
(一) 严把新的青年教师的入门质量关,重视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 | 第40页 |
(二) 要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创造良好地教师文化氛围 | 第40-41页 |
(三) 培养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反思的应用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访谈问卷 | 第49-50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