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资产质量与整体上市协同效应分析--以攀钢钢矾整体上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6-11页
   ·历史背景第6-8页
     ·1993年以前第6页
     ·1994年至1996年第6-7页
     ·1997年至2003年第7页
     ·2003年以后第7-8页
   ·文献综述第8-10页
     ·对整体上市的肯定第8-9页
     ·对整体上市的质疑第9-10页
   ·选题的意义与论文的逻辑结构第10-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论文的逻辑结构第10-11页
2.整体上市的成因分析第11-16页
   ·整体上市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整体上市符合企业边界理论第11-12页
     ·整体上市符合效率理论第12-13页
   ·整体上市的成因分析第13-14页
     ·集团公司IPO难度增大第13页
     ·整体上市拓展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第13-14页
     ·整体上市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第14页
   ·整体上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第14-16页
     ·整体上市的优势第14-15页
     ·整体上市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3.我国已实施的典型整体上市模式介绍及其评价第16-25页
   ·TCL模式—集团公司通过公开募股连同吸收合并旗下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第16-18页
     ·TCL模式介绍第16-17页
     ·TCL模式评价第17-18页
   ·武钢模式—集团公司借壳实现主业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反向吸收合并母公司主业资产)第18-20页
     ·武钢模式介绍第18-19页
     ·武钢模式评价第19-20页
   ·百联模式—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间吸收或新设合并以实现同业整体上市第20-21页
     ·百联模式介绍第20-21页
     ·百联模式评价第21页
   ·中软模式—上市公司反向吸收合并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第21-23页
     ·中软模式介绍第21-23页
   ·鞍钢模式--定向增发反向收购母公司资产第23-25页
     ·鞍钢模式介绍第23-24页
     ·鞍钢模式评价第24-25页
4.攀钢的资产质量分析与分析第25-42页
   ·攀钢集团公司介绍第25-27页
     ·攀钢集团基本情况介绍第25页
     ·攀钢钢矾的介绍第25-26页
     ·ST长钢的介绍第26页
     ·攀渝钛业的介绍第26-27页
   ·攀钢钢矾资产重组的目的第27页
     ·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第27页
     ·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第27页
     ·削减关联交易第27页
   ·攀钢钢矾整体上市的过程第27-30页
     ·攀钢钢矾通过换股,吸收合并ST长钢与攀渝钛业第27-28页
     ·攀钢钢矾通过定向增发,收购兼并集团内非上市资产第28-30页
     ·攀钢钢矾整体上市引起的股权结构变化第30页
   ·攀钢整体上市所涉及的资产质量分析第30-34页
     ·攀钢钢矾的资产质量分析第30-32页
     ·吸收合并的资产--ST长钢的资产质量分析第32-33页
     ·吸收合并的资产--攀渝钛业的资产质量分析第33-34页
     ·收购兼并集团未上市资产的质量分析第34页
   ·攀钢钢矾整体上市后的财务状况和协同效应分析第34-42页
     ·协同效应的衡量方法第35页
     ·攀钢钢矾合并时的财务状况第35-36页
     ·攀钢钢矾合并后的财务状况预测第36-40页
     ·ST长钢对整体上市后财务状况与公司价值的影响第40-41页
     ·攀渝钛业对整体上市后财务状况与公司价值的影响第41页
     ·收购兼并资产对整体上市后财务状况与公司价值的影响第41-42页
5.结论第42-45页
   ·整体上市中合并资产盈利性与市盈率对协同效应的影响第42-43页
     ·合并资产盈利性对协同效应的影响第42页
     ·市盈率对协同效应的影响第42-43页
   ·案例企业的启示第43页
     ·选择盈利性强的资产参与整体上市第43页
     ·选择相关性强的资产参与整体上市第43页
   ·贡献与不足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发生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应用
下一篇:CS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