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风作用下200km/h动车组安全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列车三维流场基本方程及有限体积法 | 第16-28页 |
·列车三维流场基本方程 | 第16-19页 |
·基本方程推导 | 第16-17页 |
·方程简化 | 第17-19页 |
·湍流模型 | 第19-25页 |
·不可压缩湍流的基本方程 | 第19-21页 |
·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22页 |
·k-ε方程 | 第22-23页 |
·壁面函数法 | 第23-25页 |
·有限体积法的基本思想 | 第25-28页 |
第3章 列车横风下的流场及气动力研究 | 第28-41页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28-30页 |
·软件结构 | 第28-29页 |
·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求解方法 | 第30页 |
·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0-34页 |
·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物理模型 | 第31-34页 |
·列车流场及气动力研究 | 第34-40页 |
·动车壁面压力系数及压力云图分布 | 第34-38页 |
·气动力及气动力矩分析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动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41-53页 |
·动车的物理模型 | 第41-47页 |
·动车的主要结构介绍 | 第41页 |
·模型假设及建立 | 第41页 |
·模型自由度及广义坐标 | 第41-42页 |
·动车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第42-43页 |
·结构参数中的非线性 | 第43页 |
·高速动车组安全性计算中采用的轨道不平顺 | 第43-47页 |
·动车的临界速度计算 | 第47-50页 |
·线性临界速度分析 | 第48-49页 |
·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 | 第49-50页 |
·列车安全性评价指标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直线上动车横风效应的安全性研究 | 第53-64页 |
·风载荷加载 | 第53-56页 |
·风载荷作用过程 | 第53-55页 |
·风载荷加载方法 | 第55-56页 |
·秦沈线 | 第56-59页 |
·横向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脱轨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轮重减载率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页 |
·德国高干扰线路 | 第59-63页 |
·轮对横向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脱轨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轮重减载率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第6章 曲线上动车横风效应的安全性研究 | 第64-75页 |
·曲线设置 | 第64-66页 |
·圆曲线半径的设置 | 第64页 |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长度的设置 | 第64页 |
·超高设置 | 第64-65页 |
·通过曲线时的计算工况 | 第65-66页 |
·无风工况下动车的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 第66-70页 |
·秦沈线 | 第66-68页 |
·德国高干扰线路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页 |
·常值侧风工况下动车的曲线通过安全性研究 | 第70-74页 |
·秦沈线 | 第70-72页 |
·德国高干扰线路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气动力及气动力矩值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