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堆场快速反应实施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集装箱码头、堆场的重要性 | 第12页 |
| ·快速反应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第2章 港口集装箱堆场物流系统分析 | 第19-32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物流系统要素概述 | 第19-26页 |
| ·引理 物流系统要素与理论 | 第19-20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概述及布局 | 第20-22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的机械系统介绍 | 第22-24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信息技术 | 第24-25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经营成本和收入 | 第25-26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物流系统运作概述 | 第26-31页 |
| ·引理:供应链理论 | 第26-27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企业的生产特点 | 第27-28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业务流程 | 第28-30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主要作业内容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港口集装箱堆场快速反应的实施 | 第32-54页 |
| ·实施业务流程再造 | 第32-41页 |
|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综述 | 第32-34页 |
| ·集装箱堆场出口业务流程再造 | 第34-39页 |
| ·集装箱堆场进口业务流程再造 | 第39-41页 |
| ·影响BPR实施的相关因素 | 第41页 |
| ·构建战略联盟模式 | 第41-46页 |
| ·堆场——货主联盟,发展第三方物流 | 第42-44页 |
| ·堆场——船公司联盟,实现物流系统资源整合 | 第44-45页 |
| ·堆场——港口内部机构联盟,提高港口整体竞争力 | 第45-46页 |
| ·进行信息化建设 | 第46-48页 |
| ·利用信息资源规划,实现信息共享 | 第46-47页 |
| ·集装箱堆场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 第47-48页 |
| ·借鉴物流配送中心管理模式 | 第48-51页 |
| ·港口集装箱堆场与物流配送中心特点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方法借鉴 | 第49-51页 |
|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集装箱堆场快速反应性评价体系及应用 | 第54-70页 |
| ·集装箱堆场快速反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4-56页 |
| ·快速反应与敏捷化的关系 | 第54-55页 |
| ·快速反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5-56页 |
| ·集装箱堆场快速反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56-62页 |
| ·对实际指标数据规范化处理 | 第57-58页 |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58-60页 |
| ·构造堆场快速反应性综合评价模型 | 第60-61页 |
| ·分析快速反应性评价结果 | 第61-62页 |
| ·案例——集装箱堆场快速反应性评价方法应用 | 第62-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 第76-7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