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倦怠及教学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构想 | 第8-24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2. 本课题已有研究综述 | 第9-22页 |
·学习倦怠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关于学习倦怠的结构研究与测量工具 | 第12-16页 |
·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6-21页 |
·学习倦怠对个体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编制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 | 第22页 |
·调查分析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 第22页 |
·探讨降低或消除中学生学习倦怠感的教学策略 | 第22-23页 |
4. 研究的总体构想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初中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4-34页 |
1. 开放式问卷调查与访谈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研究结果 | 第2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5-26页 |
2. 问卷的编制 | 第26-34页 |
·问卷编制的程序 | 第27-33页 |
·问卷的定稿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初中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 | 第34-46页 |
1. 初中生学习倦怠状况的研究 | 第34-40页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40页 |
2.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0-46页 |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40-41页 |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初中生学习倦怠年级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自评学业状况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部分 对策与建议 | 第46-55页 |
1. 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 | 第46-48页 |
2.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 第48-50页 |
3. 科学制定学业负荷,降低心理压力 | 第50-51页 |
4. 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 第51-52页 |
5. 加强学习中的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 第52-53页 |
6. 促进内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