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大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环境 | 第10-11页 |
·大百合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大百合引种驯化 | 第11页 |
·大百合的细胞学研究 | 第11-12页 |
·大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 | 第12-13页 |
·大百合在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13页 |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 | 第13-17页 |
·自然诱导变异 | 第13-14页 |
·人工诱导变异 | 第14-15页 |
·变异体的检测 | 第15-17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材料处理 | 第17-22页 |
·无性系的培养 | 第17页 |
·诱变处理 | 第17-18页 |
·处理后培养苗成活率统计及叶片形态观察 | 第18页 |
·组织培养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18-19页 |
·RAPD检测及分析 | 第19-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大百合组织培养苗不定芽发生状况 | 第22页 |
·不同紫外线处理后大百合生长情况 | 第22-24页 |
·紫外线处理后大百合成活率及形态变化 | 第22-23页 |
·紫外线处理后大百合气孔观察 | 第23页 |
·不同紫外线辐照处理后大百合POD、SOD、CAT变化情况 | 第23-24页 |
·不同叠氮化钠浓度处理后大百合生长情况 | 第24-26页 |
·不同叠氮化钠浓度处理后大百合成活率及形态变化 | 第24-25页 |
·不同叠氮化钠浓度处理后大百合气孔观察 | 第25页 |
·不同叠氮化钠浓度处理后大百合POD、SOD、CAT变化情况 | 第25-26页 |
·DNA检测和RAPD检测及分析 | 第26-30页 |
·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26页 |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6-27页 |
·PCR体系中引物的筛选 | 第27-28页 |
·对野生引种大百合PCR分析 | 第28页 |
·紫外线和叠氮化钠处理后产生差异大百合PCR分析 | 第28-30页 |
5 结果讨论 | 第30-32页 |
·紫外线强度和叠氮化钠浓度筛选讨论 | 第30页 |
·处理材料的酶活性变化讨论 | 第30-31页 |
·大百合组织培养苗DNA提取讨论 | 第31页 |
·关于突变体鉴定方法的讨论 | 第31-32页 |
·关于突变体的讨论 | 第32页 |
·大百合组织培养苗遗传稳定性讨论 | 第32页 |
6 本研究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表 | 第39-43页 |
附图 | 第43-44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