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研究背景及动机 | 第14-25页 |
·网上问答社区和知识的持续贡献 | 第14-16页 |
·当前研究的不足 | 第16-25页 |
·研究问题 | 第25页 |
·研究对象 | 第25-28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 | 第28页 |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8-31页 |
第2章 理论背景 | 第31-44页 |
·网上社区和网上问答社区 | 第31-32页 |
·社会交换理论以及个人在网上问答社区中回答问题的收获 | 第32-37页 |
·关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概述 | 第33-34页 |
·社会交换理论和知识贡献研究 | 第34-35页 |
·感知到的由于在网上问答社区中回答问题而获得的收益 | 第35-37页 |
·网上问答社区中用户对于初期解答行为经历的满意度 | 第37-39页 |
·社会认知理论和知识自我效能 | 第39-41页 |
·认证倾向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研究模型和假设 | 第44-53页 |
·网上问答社区中回答问题的持续性动机 | 第44-45页 |
·用户满意度 | 第45-46页 |
·感知绩效和满意度 | 第46-49页 |
·个人产出绩效 | 第46-48页 |
·集体产出绩效:网上社区的发展 | 第48-49页 |
·知识自我效能 | 第49-50页 |
·认证倾向 | 第50-51页 |
·控制变量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53-65页 |
·研究设计 | 第53-55页 |
·网上问卷调查 | 第53-54页 |
·研究场所 | 第54-55页 |
·数据收集 | 第55-62页 |
·问卷调查工具 | 第55-61页 |
·数据收集 | 第61-62页 |
·人口统计概况 | 第62-64页 |
·回应者的人口统计概况 | 第62-63页 |
·对“雅虎知识堂”的使用经验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和结果 | 第65-74页 |
·测量模型的评估 | 第66-69页 |
·信度(reliability)分析 | 第66页 |
·效度(validity)分析 | 第66-69页 |
·结构模型的评估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本文总结与讨论 | 第74-79页 |
·关键的发现 | 第74-75页 |
·理论意义 | 第75-76页 |
·实践意义 | 第76-77页 |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将来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在读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0-9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