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多变量系统鲁棒设计方法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基础及意义 | 第14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论文的工作及组织安排 | 第16-17页 |
| 第2章 小生境遗传算法研究及改进 | 第17-35页 |
| ·标准遗传算法概述 | 第17-19页 |
| ·标准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17-18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要素 | 第18-19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研究及改进 | 第19-29页 |
| ·标准适应度共享算法 | 第19-21页 |
| ·基于小生境辨识技术的适应度共享小生境遗传算法 | 第21-26页 |
| ·改进小生境辨识技术 | 第26-29页 |
| ·算法测试 | 第29-35页 |
| ·算法性能评价的标准 | 第29-30页 |
| ·算法性能测试 | 第30-35页 |
| 第3章 基于INIT-NGA 的多变量系统近似模型设计方法 | 第35-50页 |
| ·模型不确定性描述 | 第35-38页 |
| ·多变量系统鲁棒稳定性的频域判据 | 第38-40页 |
| ·近似模型设计方法 | 第40-43页 |
| ·近似模型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 | 第40-41页 |
| ·最优近似模型的选取准则 | 第41-43页 |
| ·用INIT-NGA 算法进行近似模型设计 | 第43-50页 |
| ·编码方案 | 第43-44页 |
|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44-45页 |
| ·仿真测试 | 第45-50页 |
| 第4章 多变量系统鲁棒设计CAD 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50-69页 |
| ·CAD 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 ·CAD 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51-52页 |
| ·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51-52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2页 |
| ·CAD 平台的实现 | 第52-61页 |
| ·被控对象模型库 | 第52-53页 |
| ·遗传算法优化器 | 第53-56页 |
| ·矩阵谱半径的计算 | 第56-57页 |
| ·近似模型设计模块 | 第57-58页 |
| ·预补偿阵设计模块和主控制器设计模块 | 第58-59页 |
| ·鲁棒稳定性检验模块 | 第59-60页 |
| ·系统仿真模块 | 第60-61页 |
| ·CAD 平台的功能验证 | 第61-69页 |
| ·实验系统组成 | 第61-62页 |
| ·实验过程 | 第62-69页 |
| 第5章 火电厂锅炉燃烧过程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与实现 | 第69-86页 |
|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鲁棒设计 | 第69-75页 |
|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对象特性分析 | 第69页 |
| ·锅炉燃烧过程的多变量鲁棒控制方案 | 第69-75页 |
| ·锅炉燃烧过程智能优化方法研究及实现 | 第75-86页 |
| ·烟气氧含量智能优化方法研究 | 第76-80页 |
| ·软件实现 | 第80-86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