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4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 第15-22页 |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公益志愿理念与公共管理伦理概述 | 第23-27页 |
·公益志愿理念 | 第23-24页 |
·公益志愿理念的涵义 | 第23-24页 |
·公益志愿理念的特征 | 第24页 |
·公共管理伦理 | 第24-27页 |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 第25页 |
·公共管理伦理的特征 | 第25-26页 |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内容 | 第26-27页 |
第3章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现状分析 | 第27-41页 |
·国内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现状 | 第28-33页 |
·公务员考德 | 第28-29页 |
·官德提升 | 第29-31页 |
·政德建设 | 第31-33页 |
·国外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现状 | 第33-37页 |
·国外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总体态势 | 第34页 |
·国外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主要做法 | 第34-37页 |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存在的核心理念缺失问题、原因与破解的关键 | 第37-41页 |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核心理念缺失的现实表现 | 第38页 |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核心理念缺失的原因 | 第38-39页 |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确立 | 第39-41页 |
第4章 公益志愿理念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 第41-48页 |
·“公益志愿理念”体现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与本质 | 第41-43页 |
·“道”的最基本内涵是利他 | 第42页 |
·“德”的最基本属性是自觉 | 第42页 |
·公共管理伦理的本质内涵即“公益志愿” | 第42-43页 |
·“公益志愿理念”体现了公共管理的责任与使命 | 第43-44页 |
·公益志愿理念与公共管理部门使命相契合 | 第43页 |
·公益志愿理念是公共管理责任实现的关键 | 第43-44页 |
·公益志愿理念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44页 |
·公益志愿组织与公共管理部门的本质具有一致性 | 第44页 |
·公益志愿理念是破解公共管理伦理研究与现实诸多问题的关键 | 第44-48页 |
·公共管理伦理的规范性基础是公共利益 | 第44-45页 |
·“公益志愿”理念是人类社会普适的基本伦理观念 | 第45-46页 |
·组织应被设计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道德提升 | 第46页 |
·应以公益原则来具体分析伦理的具体问题 | 第46-48页 |
第5章 公益志愿理念引领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 第48-53页 |
·公益志愿核心理念主导下的公共管理伦理研究思路 | 第48-50页 |
·公益志愿是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内容 | 第48页 |
·公共管理服务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载体 | 第48页 |
·公益志愿程度是公共管理伦理的评判标准 | 第48-49页 |
·组织的拟人化修炼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路径 | 第49页 |
·公众的高满意度与认可度是公共管理伦理应用的最终价值 | 第49-50页 |
·公益志愿核心理念引领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实践 | 第50-53页 |
·推进立法、强化制度 | 第50-51页 |
·设立专门机构 | 第51页 |
·加强社会监督 | 第51-52页 |
·推进伦理“教育”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