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高梁(Sorghum halepense)及其3个近缘种细胞学和种子生物学比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24页 |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基本概况 | 第10-14页 |
·假高粱 | 第10-12页 |
·苏丹草 | 第12-13页 |
·黑高粱 | 第13页 |
·高粱 | 第13-14页 |
·关于假高粱及其近缘种鉴别的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14-15页 |
·细胞学方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生物化学法的研究 | 第16-17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 | 第17-21页 |
·RFLP | 第17-19页 |
·RAPD | 第19-20页 |
·AFLP | 第20-21页 |
·其他方面的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与外来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入侵理论假说 | 第21-22页 |
·应用紫外光谱鉴别植物分类群 | 第22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2.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种子形态研究 | 第24-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3.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点 | 第26-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6页 |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测定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种子萌发的曲线分析和比较 | 第27-30页 |
·种子萌发指数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幼苗生长速度的比较研究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4.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核型研究 | 第33-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核型参数 | 第33-37页 |
·假高粱 | 第33-34页 |
·黑高粱 | 第34-35页 |
·苏丹草 | 第35页 |
·高粱 | 第35-36页 |
·四个近缘种的核型组成比较 | 第36-37页 |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核型图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5. 假高粱及其近缘种的细胞学指标研究 | 第40-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种子收集 | 第40-41页 |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大小以及有丝分裂指数的测定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染色体和种子大小 | 第41-42页 |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细胞和细胞核大小 | 第42-43页 |
·不同温度下的有丝分裂指数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6. 基于紫外光谱组法鉴定假高粱及其近缘植物种子 | 第45-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7. 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