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侦查行为的检察监督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侦查监督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2-22页 |
·侦查与侦查权 | 第12-14页 |
·侦查的概念 | 第12-14页 |
·侦查权的概念 | 第14页 |
·侦查监督概述 | 第14-22页 |
·监督的内涵 | 第14-15页 |
·监督与制约的关系 | 第15-16页 |
·侦查监督、侦查监督权的概念 | 第16页 |
·侦查监督的相关范畴 | 第16-22页 |
第二章 国际视野下的侦查监督模式 | 第22-30页 |
·国外主要国家侦查监督模式 | 第22-25页 |
·当事人主义监督模式 | 第22-23页 |
·职权主义监督模式 | 第23-24页 |
·折中主义侦查监督模式 | 第24-25页 |
·对国外主要侦查监督模式的分析 | 第25-30页 |
·司法审查和授权机制的确立 | 第25-26页 |
·大陆法系检察官对侦查活动的领导指挥和跟踪监督 | 第26-27页 |
·司法裁判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制约 | 第27页 |
·各国都建立了司法救济制度 | 第27-28页 |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作用 | 第28页 |
·辩护律师在侦查中的监督作用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检察监督侦查的现状 | 第30-38页 |
·我国检察监督侦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启动侦查的监督乏力 | 第30-31页 |
·缺少制约和平衡机制 | 第31页 |
·无法有力监督侦查程序 | 第31页 |
·侦查监督的滞后性和被动性 | 第31-32页 |
·监督措施缺乏操作性、强制力 | 第32页 |
·内部制约的形式主义 | 第32-33页 |
·当前我国检察监督侦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传统与观念上的障碍 | 第33页 |
·立法技术上的缺失 | 第33-34页 |
·体制机制上的制约 | 第34页 |
·监督程序上的问题 | 第34-35页 |
·制度保障上的缺陷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检察指导侦查是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 | 第38-52页 |
·检察指导侦查模式的概念、内涵和法律依据 | 第38-40页 |
·检察指导侦查的概念和内涵 | 第38-39页 |
·检察指导侦查的依据 | 第39-40页 |
·检察指导侦查的重要意义 | 第40-44页 |
·检察指导侦查是适应当前治安形势的客观需要 | 第40页 |
·检察指导侦查是刑事诉讼法基本精神的体现 | 第40-41页 |
·检察指导侦查是强化侦查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41-42页 |
·检察指导侦查是防止公安办案质量滑坡的有效措施 | 第42页 |
·检察指导侦查是新庭审方式的必然要求 | 第42-44页 |
·检察指导侦查是法制进步的必然趋势 | 第44页 |
·完善检察监督侦查的具体构想 | 第44-52页 |
·检察指导侦查的主体 | 第45-46页 |
·检察机关指导侦查的范围 | 第46-47页 |
·检察指导侦查的方式和时间 | 第47-48页 |
·检察指导侦查的途径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