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分配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14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概述第14-28页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立法演变第14-17页
     ·初步探索阶段第14页
     ·补充阶段第14-16页
     ·完善阶段第16-17页
   ·制约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因素第17-21页
     ·行政诉讼的价值取向第17-18页
     ·行政程序中的举证责任第18页
     ·当事人举证的可能性第18-19页
     ·对行政行为审查的诉讼模式第19-20页
     ·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性第20-21页
   ·学术综述第21-24页
     ·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第21页
     ·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第21页
     ·原告承担相应的推进责任第21-22页
     ·谁主张谁举证第22-23页
     ·价值衡量方法第23-24页
   ·学术评价第24-25页
   ·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分配规则第25-28页
     ·一般规则第25-26页
     ·补充规则第26-28页
第二章 被告的举证责任第28-36页
   ·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依据第28-29页
     ·依法行政原则第28页
     ·被告更具举证优势第28-29页
     ·行政导向的价值第29页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责任的范围第29-36页
     ·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第29页
     ·在法定期限内第29-30页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第30-32页
     ·违法证据之排除第32-33页
     ·被告可以补充证据第33-36页
第三章 原告的举证责任第36-42页
   ·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依据第36-37页
     ·行政诉讼的诉讼模式第36页
     ·败诉风险的客观存在第36页
     ·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延续第36-37页
     ·原告有时更靠近证据第37页
   ·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第37-42页
     ·行政诉讼程序权利之救济第37-38页
     ·对行政行为合法性之质疑第38页
     ·行政不作为之检举第38-40页
     ·行政赔偿诉讼损害之举证第40-42页
第四章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第42-45页
   ·法院调取证据的依据第42-43页
   ·法院调取证据的法定情形第43-45页
     ·法院有权调取证据的情形第43-44页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程序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调解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侦查行为的检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