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基于场认知方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2. 合作学习研究综述第12-22页
   ·合作学习的内涵第12页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2-16页
     ·合作学习的非认知取向理论第12-14页
     ·合作学习的认知取向理论第14-16页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合作学习的认知过程分析日益深入第16-17页
     ·日益关注小组成员的认知风格研究第17-18页
     ·进一步明确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特征第18-19页
     ·关于小组的结构特征的研究第19-20页
   ·在数学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第20-22页
3. 场认知方式概述第22-26页
   ·场认知方式的提出第22-23页
   ·场依存—场独立认知方式的特点第23页
   ·场依存—独立个体特征第23-24页
     ·认知改组特征第23-24页
     ·人际活动特征第24页
   ·以场认知方式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依据的合理性分析第24-26页
4. 实验方案设计第26-30页
   ·被试选取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页
   ·实验材料第26-28页
     ·镶嵌图形测验第26-27页
     ·个体和小组成绩评估标准第27-28页
   ·实验步骤第28-30页
     ·镶嵌图形测验施测第28页
     ·实验分组第28页
     ·预测实验阶段第28-29页
     ·正式实验阶段第29-30页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不同场认知方式个体的数学问题解决水平第30-32页
     ·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第30页
     ·实验结果的定性分析第30-32页
   ·不同类型小组的数学问题解决水平第32-35页
     ·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第32-34页
     ·实验结果的定性分析第34-35页
   ·不同类型个体在不同类型小组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水平第35-40页
     ·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第35-37页
     ·实验结果的定性分析第37-40页
6. 分析与结论第40-48页
   ·两种场认知方式个体的表现依数学问题解决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第40-43页
     ·讨论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不同类型小组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不同第43-45页
     ·讨论第43-45页
     ·结论第45页
   ·不同类型的小组对两种场认知方式个体的影响不同第45-48页
     ·讨论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7.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48-53页
   ·存在的问题第48页
   ·建议第48-53页
附录一第53-54页
附录二第54-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新手型数学教师与专家型数学教师教学过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