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植物激素生物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前言第9-18页
   ·生物信息学概述第9-10页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第10-11页
   ·生物信息系统第11-12页
   ·植物激素的研究第12-16页
     ·植物激素的代谢、转运及其调控第12-13页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及其调控第13-15页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第15-1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主要研究工作第17-18页
2 植物激素二级数据库生物信息平台的分析与设计第18-24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18-20页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第18-19页
     ·系统总体架构第19-20页
   ·系统开发环境选择第20页
     ·硬件配置第20页
     ·软件配置第20页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20-22页
     ·设计原则第21页
     ·概念设计第21-22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22-24页
3 植物激素二级数据库的构建第24-29页
   ·数据来源、格式、内容第24页
   ·数据的获取第24-26页
   ·数据的存储第26-28页
     ·数据的映射及二级数据库结构第26-27页
     ·数据的批量存储及实现第27-28页
   ·数据的管理和更新第28-29页
4 生物信息系统基本模块的实现第29-42页
   ·植物激素二级数据库检索第29-30页
   ·植物激素二级数据库分类统计第30-34页
     ·植物激素相关基因信息的统计第30-31页
     ·染色体分布情况统计第31-32页
     ·植物激素调控表型的分类第32-33页
     ·基因调控网络的初步分析第33-34页
   ·本地化生物信息分析工具第34-40页
     ·基于Web的本地化BLAST第34-37页
     ·InterProScan的安装和配置第37-40页
   ·植物激素测定咨询系统第40-42页
     ·常见问题解答FAQ第41页
     ·在线咨询第41-42页
5 植物激素生物信息平台的应用实例第42-47页
   ·水稻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2-44页
     ·ABP1介绍第42页
     ·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2-44页
   ·水稻生长素受体TIR1 cD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4-47页
     ·TIR1介绍第44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4-47页
6 讨论第47-50页
   ·植物激素二级数据库的构建第47页
   ·本地电子克隆分析平台的构建第47-48页
   ·植物激素测定咨询系统的构建第48-50页
7 全文总结第50-52页
   ·论文小结第50页
   ·创新之处第50页
   ·后续研究设想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感病番茄Rubisco小亚基和Lescpth5基因与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互作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显齿蛇葡萄离体培养物与植株不同部位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