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21页 |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我国学者对竞争力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建筑业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建筑业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7页 |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论 | 第19-20页 |
·本文对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5-33页 |
·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9页 |
·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25-26页 |
·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9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9-33页 |
第3章 中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实证研究 | 第33-59页 |
·2007年各地建筑产业竞争力的计算 | 第33-49页 |
·规模竞争力的计算 | 第33-36页 |
·技术竞争力的计算 | 第36-38页 |
·结构竞争力的计算 | 第38-40页 |
·成长竞争力的计算 | 第40-43页 |
·效益竞争力的计算 | 第43-46页 |
·综合竞争力的计算 | 第46-49页 |
·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第49-54页 |
·2003年地区建筑业竞争力类型 | 第49-51页 |
·2007年地区建筑业竞争力类型 | 第51-52页 |
·2003年与2007年地区建筑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52-54页 |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要素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 第54-59页 |
·Panel Data介绍 | 第54页 |
·固定效应模型及其检验 | 第54-56页 |
·本文选用的模型及模型运行结果 | 第56-59页 |
第4章 提升地区建筑业竞争力的建议 | 第59-63页 |
·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地区建筑业规模竞争力 | 第59-60页 |
·延展建筑产业价值链,提高地区建筑产业盈利能力 | 第60页 |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地区建筑产业组织结构 | 第60-61页 |
·加强市场竞争主体的培育,提高地区建筑业市场竞争力 | 第61-6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2. 本文的不足 | 第63-64页 |
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