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低相噪VCO的设计与制作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研制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的意义 | 第9页 |
| ·压控振荡器的历史回顾 | 第9-11页 |
| ·VCO 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1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振荡器基础 | 第14-36页 |
| ·振荡条件 | 第14-17页 |
| ·LC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 第17-24页 |
| ·LC 谐振电路的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 ·并联谐振回路的基本特性及Q 值 | 第20-22页 |
| ·信号源内阻与负载电阻对谐振回路品质因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 | 第23页 |
| ·相同储能电路串、并联对Q 值的影响 | 第23-24页 |
| ·三端振荡器 | 第24-27页 |
| ·双口振荡器 | 第27-29页 |
| ·幅度稳定条件 | 第29-30页 |
| ·相位稳定条件 | 第30-32页 |
| ·振荡电路 | 第32-33页 |
| ·Hartley 电路 | 第32页 |
| ·Colpitts 电路 | 第32页 |
| ·Clapp-Gouriet 电路 | 第32-33页 |
| ·两端口微波振荡器的设计 | 第33-36页 |
| ·两端口微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 | 第33-35页 |
| ·两端口负阻振荡器的设计 | 第35页 |
| ·振荡器的CAD 设计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分析 | 第36-48页 |
| ·振荡器的噪声 | 第36-42页 |
| ·计算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线性方法 | 第36-40页 |
| ·降低相噪应采用的措施 | 第40-42页 |
| ·振荡器相位噪声的非线性分析方法简述 | 第42页 |
| ·降低振荡器相位噪声的一些其他措施 | 第42-48页 |
| ·减小1/f 噪声影响 | 第42-43页 |
| ·减小电源及供电对相噪的影响 | 第43页 |
| ·变容管对相位噪声的影响 | 第43-48页 |
| 第四章 有源器件的选择 | 第48-54页 |
| ·振荡管的选择 | 第48-51页 |
| ·晶体管的类型 | 第48-49页 |
| ·过渡频率和振荡频率 | 第49页 |
| ·插入增益和振荡输出功率 | 第49-50页 |
| ·晶体管的封装 | 第50-51页 |
| ·变容二极管的选择 | 第51-52页 |
| ·R、L、C 元件的选择 | 第52页 |
| ·电路印制板的选择 | 第52-53页 |
| ·仿真软件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VCO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4-61页 |
| ·有源电路模型的建立 | 第54-58页 |
| ·调谐回路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 ·非线性电路模型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VCO 的仿真及测试结果 | 第61-71页 |
| ·仿真输出结果 | 第61-63页 |
| ·仿真的意义 | 第63页 |
| ·实物图及测试结果 | 第63-71页 |
| ·4~5GHz VCO 的实物图及测试结果 | 第64-67页 |
| ·5~6GHz VCO 的实物图及测试结果 | 第67-69页 |
| ·6~7GHz VCO 的实物图及测试结果 | 第69-71页 |
| 第七章 VCO 的应用 | 第71-79页 |
| ·常用的环路滤波器 | 第71-74页 |
| ·环路滤波器原理以及常用环路滤波器 | 第71-74页 |
| ·VCO 信号的锁定 | 第74-78页 |
| ·锁相板 | 第78-79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