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负债融资能够抑制股权代理成本 | 第11-13页 |
·负债融资本身产生的代理成本 | 第13页 |
·代理成本的计量 | 第13-15页 |
·我国代理成本与负债融资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减少代理成本途径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逻辑框架 | 第18-19页 |
·论文思路 | 第18页 |
·逻辑框架 | 第18-1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引入因子分析的分析方法,更合理的计量代理成本 | 第19页 |
·引入国有股比例作为控制变量,与杠杆治理功效结合进行研究 | 第19-20页 |
2 代理成本理论及财务杠杆原理 | 第20-23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0页 |
·财务杠杆原理 | 第20-21页 |
·负债融资代理成本 | 第21-23页 |
3 实证研究的变量选择与总体描述 | 第23-32页 |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23页 |
·变量选择 | 第23-25页 |
·因变量的指标选择 | 第23页 |
·自变量的指标选择 | 第23-24页 |
·控制变量的指标选择 | 第24-25页 |
·研究样本的总体描述 | 第25-32页 |
·代理成本的总体描述 | 第25-27页 |
·财务杠杆比率的总体描述 | 第27-30页 |
·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国有股占总股本比例的总体描述 | 第30-32页 |
4 代理成本与负债融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2-39页 |
·利用因子分析计算综合代理成本指标 | 第32-34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的构建 | 第34-35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4页 |
·模型界定 | 第34-35页 |
·财务杠杆比率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代理成本与负债融资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及思考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8-39页 |
5 关于降低代理成本的若干建议 | 第39-44页 |
·增加负债比重,与股权融资相机结合确定融资结构 | 第39-40页 |
·优化债权结构,合理调配债务期限 | 第40页 |
·调整债权融资契约,适当添加限制性条款 | 第40-41页 |
·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多样化融资方式 | 第41-42页 |
·增强银行监督激励,提高融资软约束 | 第42页 |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国有股减持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