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力特性及尺度综合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3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0-11页
   ·研究概况第11-21页
     ·并联机构第11-12页
     ·索并联机构第12-15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第15-21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研究目的第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建模方法研究第23-52页
   ·本章引论第23-24页
   ·基于索自重及弹性变形的三种单索模型建立方法第24-29页
     ·单索精确悬链线建模方程第24-26页
     ·单索抛物线建模方程第26-28页
     ·单索直线建模方程第28-29页
   ·基于三种单索模型的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建模及解算方法第29-32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简化模型误差分析第32-36页
     ·单索建模误差分析第33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建模误差分析与补偿第33-36页
   ·算例仿真第36-50页
     ·单索建模仿真第36-38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建模及误差补偿仿真第3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静力学特性研究第52-70页
   ·本章引论第52-53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力特性分析第53-54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局部索力性能指标第53-54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内全局索力性能指标第54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误差空间内的力特性分析第54-60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第55-58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误差空间内的力学特性研究第58-60页
   ·算例仿真第60-69页
     ·两条特定轨迹下的力特性及姿态研究第60-65页
     ·两条特定轨迹下的误差研究第65-67页
     ·两条特定轨迹下的误差空间内力特性研究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静刚度研究第70-88页
   ·本章引论第70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静刚度特性理论分析第70-74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静刚度分析第70-72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静刚度特性指标第72-74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静刚度相似实验研究第74-80页
     ·相似基本方法描述第75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静刚度相似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第75-80页
   ·算例仿真与实验第80-86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静刚度实验平台的建立第81-83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静刚度相似实验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尺度综合设计研究第88-113页
   ·本章引论第88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尺度综合设计方法第88-90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基于力特性的尺度综合设计研究第90-93页
     ·基于力特性的尺度优化函数第90-91页
     ·基于力特性的尺度优化函数第91-93页
     ·基于力特性的尺度优化函数第93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基于静刚度特性的尺度综合设计研究第93-97页
     ·基于静刚度特性的尺度优化函数第94-96页
     ·基于静刚度特性的尺度优化函数第96-97页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尺度综合算例仿真第97-112页
     ·FAST 中6 索并联机构基于力学特性的尺度优化第100-104页
     ·FAST 中6 索并联机构基于静刚度特性的尺度优化第104-107页
     ·FAST 中6 索并联机构基于最大边界跟踪角度的尺度优化第107-110页
     ·参数优化结果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实验研究第113-136页
   ·本章引论第113页
   ·FAST 馈源支撑机构整体方案第113-115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运动相似模型的建立第115-120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的运动学相似分析第115-118页
     ·FAST 馈源支撑机构的运动相似模型机构设计第118-120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全局坐标及测量系统的建立第120-124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全局坐标的建立第120-122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测量系统的建立第122-123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测量系统的标定第123-124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运动相似模型的精度实验研究第124-130页
   ·FAST 6 索并联机构运动相似模型的力性能实验研究第130-134页
   ·FAST 6 索相似模型后续实验研究内容第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7章 结论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附录A 索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第147-15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苛刻条件下润滑脂成膜机理及润滑特性研究
下一篇:斑马鱼Tol2转座子介导的诱变及突变体stac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