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桩筏基础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工作性状成果分析 | 第23-29页 |
| ·参数变化的影响分析 | 第23-26页 |
| ·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筏板刚度的影响 | 第24页 |
| ·地基刚度的影响 | 第24页 |
| ·荷载水平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桩长的影响 | 第25页 |
| ·桩间距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布桩方式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桩筏基础数值分析原理及MIDAS/GTS 简介 | 第29-56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 ·有限元法的特性 | 第29页 |
|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 第29-31页 |
| ·MIDAS/GTS 软件简介 | 第31-35页 |
| ·MIDAS/GTS 功能简介 | 第32页 |
| ·MIDAS/GTS 接触分析特性 | 第32-35页 |
| ·地基分析模型 | 第35-43页 |
| ·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 第35-39页 |
| ·地基模型 | 第39-43页 |
| ·筏板分析模型 | 第43-49页 |
| ·薄板理论 | 第43-44页 |
| ·厚板理论 | 第44-49页 |
| ·桩筏基础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49-55页 |
| ·桩土共同作用的耦合数值模型 | 第50-54页 |
| ·桩筏基础共同作用的耦合数值模型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不同桩径和桩长的桩筏基础性状有限元分析 | 第56-87页 |
| ·桩筏基础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6-61页 |
| ·基本假定 | 第56页 |
| ·计算模型 | 第56-58页 |
| ·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58-60页 |
| ·GTS 源模型建立 | 第60-61页 |
| ·相同桩长不同桩径的桩筏基础性状分析 | 第61-71页 |
| ·基础的沉降 | 第63-65页 |
| ·筏板的内力 | 第65-67页 |
| ·桩顶反力分布规律 | 第67-69页 |
| ·桩身侧摩阻力分布规律 | 第69-71页 |
| ·不同桩长不同桩径的桩筏基础性状分析 | 第71-85页 |
| ·均匀荷载作用下的性状分析 | 第71-79页 |
| ·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的性状分析 | 第79-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87-96页 |
| ·案例1—不同桩径和桩长情况 | 第87-92页 |
| ·工程概况 | 第87-89页 |
| ·计算模型 | 第89-90页 |
| ·结果分析 | 第90-92页 |
| ·案例2—不同桩长相同桩径情况 | 第92-95页 |
| ·工程概况 | 第92-93页 |
| ·计算模型 | 第93-94页 |
| ·结果分析 | 第9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