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途径 | 第15页 |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监管理论分析 | 第17-2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第17-20页 |
·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 | 第17-18页 |
·规制与监管 | 第18页 |
·食品安全监管 | 第18-19页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第19-20页 |
·食品安全监管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0-22页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22-24页 |
·管制俘获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问题及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25-34页 |
·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 | 第25-26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食品市场的内在缺陷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 第26页 |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条块分割 | 第26-27页 |
·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 第27-28页 |
·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 | 第28-29页 |
·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的实践 | 第29-31页 |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优越性 | 第29页 |
·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探索 | 第29-30页 |
·香港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先进性 | 第30-31页 |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实践经验 | 第31-34页 |
·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介绍 | 第31-33页 |
·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体制的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案例分析:牲畜屠宰管理 | 第34-39页 |
·广州“瘦肉精”事件追溯 | 第34-35页 |
·广州市牲畜屠宰管理的现状 | 第35页 |
·“瘦肉精”事件反映出广州牲畜屠宰管理的缺陷 | 第35-37页 |
·广州市屠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9-49页 |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综述 | 第39-42页 |
·当前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总体概况 | 第39-40页 |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责 | 第40-42页 |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当前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 | 第42-43页 |
·广州市食品安全政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3-49页 |
·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架构存在结构性缺陷 | 第43-45页 |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碎片化导致部门间合作机制难以形成 | 第45-46页 |
·食品安全跨地区联合监管和问责机制的缺失 | 第46-47页 |
·广州地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不完善 | 第47页 |
·食品安全的监测体系分散重复低水平建设 | 第47-48页 |
·食品安全监管参与主体的单一性问题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完善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 第49-59页 |
·重构广州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架构 | 第49-51页 |
·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进行适当的整合 | 第49页 |
·建立更为强势的部门间协调机构 | 第49-50页 |
·完善自上而下职责明晰的责任体系 | 第50-51页 |
·完善广州食品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 第51-52页 |
·建立完善地方性食品安全法律规范 | 第51-52页 |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 第52页 |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52-59页 |
·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和标准体系建设 | 第52-53页 |
·加强食品监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 第53-54页 |
·完善食品信息披露和安全预警体系 | 第54-55页 |
·推进落实食品来源追溯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第55页 |
·构筑食品安全社会化监管网络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