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目录第9-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4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13-15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理第13页
     ·原子荧光的类型第13-14页
     ·原子荧光影响因素第14-15页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基础第15-19页
     ·氢化物发生法概述第15页
     ·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5-17页
     ·氢化物发生方法及技术第17-18页
     ·氢化物发生中的干扰第18-19页
   ·砷、汞、铅和锡的分析方法进展第19-20页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第20-23页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地质、冶金和水检验中的应用第20-21页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医药和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第21页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化妆品检验中的应用第21-22页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血、尿以及头发分析中的应用第22页
     ·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第22-23页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3-24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番茄酱中砷第24-32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主要仪器第24页
     ·试剂第24页
     ·仪器工作条件第24-25页
     ·试验方法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仪器条件的选择第25-28页
     ·反应体系的选择第28-30页
   ·分析方法的性能第30-31页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与精密度实验第30页
     ·回收率试验第30-31页
     ·标准物质的测定第31页
   ·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番茄酱中的汞第32-40页
 前言第3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仪器第32页
     ·试剂第32-33页
     ·仪器工作条件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仪器条件的选择第34-36页
     ·反应体系的选择第36-37页
   ·分析方法的性能第37-39页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和线性范围第38页
     ·方法验证第38页
     ·回收率试验第38-39页
     ·样品的分析结果及加标回收率第39页
   ·结论第39-40页
第四章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番茄酱中的铅第40-49页
 前言第40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仪器第40页
     ·试剂第40-41页
     ·仪器工作条件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6页
     ·仪器条件的选择第41-43页
     ·反应体系的选择第43-46页
   ·分析方法的性能第46-48页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第46-47页
     ·方法验证第47页
     ·回收率试验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第五章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番茄酱中的锡第49-58页
 前言第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仪器第49页
     ·试剂第49-50页
     ·仪器条件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结果讨论第51-56页
     ·仪器条件的选择第51-53页
     ·反应体系的选择第53-56页
   ·分析方法的性能第56-57页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第56页
     ·方法验证第56-57页
     ·回收率试验第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联测番茄酱中砷和汞第58-67页
 前言第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仪器第58页
     ·试剂第58-59页
     ·仪器工作条件第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4页
     ·仪器条件的优化第60-62页
     ·反应体系的选择第62-64页
   ·分析方法的性能第64-66页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与精密度实验第64-65页
     ·标准物质的测定第65-66页
     ·样品加标回收率第66页
   ·结论第66-67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全文总结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80页
导师评阅表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用鱼乳粉的工艺技术研究
下一篇:冷却羊肉保鲜过程中菌相变化及脂肪氧化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