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三节 难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 难点 | 第13页 |
二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ZK供电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微观环境分析 | 第14-16页 |
一 企业自身分析 | 第14-16页 |
二 顾客分析 | 第16页 |
第二节 行业市场分析 | 第16-21页 |
一 竞争者分析 | 第16-17页 |
二 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 第17-21页 |
第三节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1-25页 |
一 政治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二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三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四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ZK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5-32页 |
第一节 ZK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 第25-26页 |
第二节 ZK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一 低品质低可靠性供电 | 第26页 |
二 低智能化高成本用电 | 第26页 |
三 单一渠道低效率办电 | 第26-27页 |
四 低质量不规范行为服务 | 第27-29页 |
第三节 ZK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成因 | 第29-32页 |
一 缺乏优质服务意识 | 第29-30页 |
二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 第30页 |
三 缺乏快捷的业务流程 | 第30-31页 |
四 缺乏严谨的信息安全监管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ZK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营销策略优化 | 第32-44页 |
第一节 提供优质产品策略 | 第32-35页 |
一 严格电能质量品质 | 第32-33页 |
二 加强与系统外单位合作动态提升电能服务水平 | 第33-34页 |
三 利用“互联网+”提升电力服务抢修能力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提供低成本智能用电策略 | 第35-37页 |
一 高效的用电节电服务 | 第35页 |
二 分布式电源管理 | 第35-36页 |
三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提供便利化多渠道服务策略 | 第37-41页 |
一 利用远程预付电费的服务营销管理系统 | 第37-38页 |
二 大力推广网上营业厅 | 第38-40页 |
三 增进与客户互动,开展个性化精准服务营销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提供优良品牌大力度促销策略 | 第41-44页 |
一 广告宣传促销 | 第41-42页 |
二 消费者理念促销 | 第42页 |
三 合作平台促销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ZK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第44-55页 |
第一节 组织制度管理保障措施 | 第44-47页 |
一 加强组织结构管理 | 第44-47页 |
二 制定服务营销质量管理制度 | 第47页 |
三 完善服务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 第47页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一 加强新入职员工培训 | 第48页 |
二 建立网络大学培训机制 | 第48-49页 |
三 构建服务营销人才培养体系 | 第49-50页 |
第三节 资金保障措施 | 第50-52页 |
一 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 第50-51页 |
二 加强电费资金回收力度 | 第51页 |
三 建立电费资金监管制度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技术保障措施 | 第52-55页 |
一 软件保障 | 第52-53页 |
二 硬件保障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