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22页 |
1.1.1 木质纤维素及其资源化利用 | 第13-18页 |
1.1.2 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 | 第18-22页 |
1.2 呋喃类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研究 | 第22-28页 |
1.2.1 糠醛的催化氢化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2.2 5 -羟甲基糠醛(HMF)的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3 乙酰丙酸/酯的合成及氢化研究 | 第28-33页 |
1.3.1 生物质来源的乙酰丙酸合成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1.3.2 乙酰丙酸(酯)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3-35页 |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2章 金属分解水原位氢化转化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 第35-61页 |
2.1 引言 | 第35-37页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7-4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2.2.2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2.2.4 产物分析 | 第39-4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5页 |
2.3.1 不同金属分解水产氢及原位氢化HMF的研究 | 第42-44页 |
2.3.2 Zn添加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6页 |
2.3.3 催化剂的筛选 | 第46-47页 |
2.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9-53页 |
2.3.6 原位氢物种与常规气态氢的活性比较研究 | 第53-54页 |
2.3.7 原料的普适性研究 | 第54-55页 |
2.4 机理研究 | 第55-59页 |
2.4.1 高温水的酸碱特性 | 第55-56页 |
2.4.2 中间产物的调查及相互转化研究 | 第56-58页 |
2.4.3 建议的机理 | 第58-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3章 商品化α-Fe_2O_3催化转化糠醇制备乙酰丙酸酯的研究 | 第61-81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62-6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62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3.2.4 产物分析 | 第63-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3.3.1 催化剂筛选 | 第65-67页 |
3.3.2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位的确定 | 第67-68页 |
3.3.3 催化剂添加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4 溶剂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3.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70-72页 |
3.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72-73页 |
3.3.7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 第73-74页 |
3.3.8 不同链状脂肪醇的影响 | 第74-75页 |
3.4 机理研究 | 第75-80页 |
3.4.1 中间产物的研究及水的作用 | 第75-79页 |
3.4.2 建议的机理 | 第79-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空气稳定型骨架钴催化氢转移乙酰丙酸酯制备γ-戊内酯的研究 | 第81-93页 |
4.1 引言 | 第81页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81-84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81-82页 |
4.2.2 催化剂预处理 | 第82-83页 |
4.2.3 实验装置 | 第83页 |
4.2.4 实验步骤 | 第83页 |
4.2.5 产物分析 | 第83-8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4-92页 |
4.3.1 催化剂筛选 | 第84-85页 |
4.3.2 催化剂添加量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3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86-89页 |
4.3.4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 第89-92页 |
4.3.5 建议的机理 | 第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5章 三元骨架型CuAlZn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氢化乙酰丙酸酯的研究 | 第93-117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94-98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94页 |
5.2.2 催化剂制备 | 第94-95页 |
5.2.3 实验装置 | 第95-96页 |
5.2.4 实验步骤 | 第96页 |
5.2.5 产物分析 | 第96-9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8-116页 |
5.3.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98-105页 |
5.3.2 溶剂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5.3.3 催化剂添加量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3.4 氢气压强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5.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5.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5.3.7 催化剂的循环 | 第111-115页 |
5.3.8 建议的机理 | 第115-11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6.1 结论 | 第117-118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6.3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5页 |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35-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