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医疗犯罪概述 | 第12-17页 |
2.1 医疗犯罪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2.1.1 医疗行为概念及特点 | 第12-13页 |
2.1.2 医疗犯罪概念释义 | 第13-14页 |
2.2 医疗犯罪立法发展 | 第14-17页 |
2.2.1 医疗事故罪立法发展 | 第15页 |
2.2.2 非法行医罪立法发展 | 第15页 |
2.2.3 器官移植犯罪立法发展 | 第15-17页 |
第3章 医疗犯罪中医疗机构刑事责任分析 | 第17-25页 |
3.1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犯罪主体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3.2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犯罪主体的可行性 | 第18-20页 |
3.3 医疗事故罪中医疗机构刑事责任分析 | 第20-21页 |
3.4 非法行医罪中医疗机构刑事责任分析 | 第21-22页 |
3.5 器官移植犯罪中医疗机构刑事责任分析 | 第22-25页 |
3.5.1 医疗机构实施器官移植犯罪具体刑事责任分析 | 第23-24页 |
3.5.2 器官移植犯罪行为触犯的罪名 | 第24-25页 |
第4章 域外医疗犯罪及单位犯罪立法考察 | 第25-33页 |
4.1 域外医疗犯罪刑法规定 | 第25-27页 |
4.1.1 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罪名规定 | 第25-26页 |
4.1.2 英美法系国家相关罪名规定 | 第26-27页 |
4.2 域外单位犯罪法律规定 | 第27-31页 |
4.2.1 大陆法系国家单位犯罪理论及立法状况 | 第28-29页 |
4.2.2 英美法系国家单位犯罪理论及立法状况 | 第29-31页 |
4.3 域外医疗犯罪及单位犯罪立法启示 | 第31-33页 |
4.3.1 关于归责方式的制度选择 | 第31-32页 |
4.3.2 处罚方式 | 第32-33页 |
第5章 医疗犯罪中医疗机构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 | 第33-37页 |
5.1 将医疗机构纳入医疗犯罪主体范围 | 第33页 |
5.2 明确罚金刑数额及处罚幅度 | 第33-34页 |
5.3 增设单位犯罪资格刑罚 | 第34-35页 |
5.4 建立单位犯罪缓刑制度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作者简历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