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某小型纯电动汽车侧面碰撞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电动汽车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电动汽车侧碰安全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汽车碰撞安全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汽车碰撞安全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汽车碰撞安全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汽车碰撞的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汽车碰撞有限元理论第16-20页
    2.1 汽车碰撞有限元理论第16-18页
        2.1.1 物体的运动描述第16-17页
        2.1.2 虚功原理第17-18页
    2.2 显式中心差分法第18页
    2.3 时间步长控制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第20-28页
    3.1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对比第20-21页
    3.2 某纯电动汽车的介绍第21-23页
    3.3 纯电动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第23-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侧面碰撞有限元建模第28-47页
    4.1 纯电动汽车有限元建模第28-38页
        4.1.1 模型的分类管理第28-30页
        4.1.2 几何清理及简化第30-31页
        4.1.3 网格划分第31-32页
        4.1.4 部件的连接方式第32-34页
        4.1.5 材料模型的选取第34-37页
        4.1.6 整车有限元模型第37-38页
    4.2 可移动变形壁障有限元建模第38-43页
        4.2.1 可移动变形壁障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4.2.2 可移动变形壁障动态试验的验证第40-43页
    4.3 碰撞接触、边界条件及控制卡片的设置第43-46页
        4.3.1 碰撞接触的设置第44页
        4.3.2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4-45页
        4.3.3 控制卡片的设置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纯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分析第47-60页
    5.1 纯电动汽车侧面碰撞仿真验证第47-51页
        5.1.1 碰撞能量曲线的验证第47-48页
        5.1.2 B柱底端加速度的验证第48-49页
        5.1.3 碰撞后试验和仿真变形的验证第49-51页
    5.2 纯电动车碰撞安全性分析第51-57页
        5.2.1 碰撞过程中整车和MDB速度分析第51页
        5.2.2 碰撞不同时刻整车变形分析第51-53页
        5.2.3 整车侧碰力传递路径分析第53-55页
        5.2.4 整车侧围关键部件变形分析第55-57页
    5.3 纯电动车关键部件安全性分析第57-59页
        5.3.1 电池箱及电机应力分析第57-58页
        5.3.2 动力高压线路分析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个基因与LPS信号通路的关系及金英汤对其影响
下一篇: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