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第13页 |
1.3.2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2.1 学术不端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学术不端概念 | 第15-16页 |
2.1.2 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 | 第16页 |
2.1.3 学术不端成因的相关综述 | 第16-18页 |
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18-23页 |
2.2.1 家庭教育方式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以及维度 | 第19-20页 |
2.2.3 家庭教养方式对研究生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4 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控制与社会越轨行为的研究 | 第21-23页 |
2.3 硕士生学术不端与心理权利的现状研究 | 第23-25页 |
2.3.1 心理权利的概念 | 第23页 |
2.3.2 硕士生学术不端行为与心理权利关系的研究 | 第23-25页 |
2.4 科研压力 | 第25-26页 |
2.4.1 科研压力的概念 | 第25页 |
2.4.2 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关系的研究 | 第25-26页 |
2.5 以往研究的启示和不足 | 第26-29页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假设的提出 | 第29-35页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3.1.1 社会控制理论 | 第29页 |
3.1.2 三元交互理论 | 第29-30页 |
3.1.3 场域理论 | 第30-31页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1-35页 |
第4章 研究实施过程 | 第35-39页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5页 |
4.2 研究工具 | 第35-36页 |
4.3 信度情况 | 第36-37页 |
4.4 研究实施过程以及数据分析软件 | 第37-39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 | 第39-49页 |
5.1 零模型检验 | 第39页 |
5.2 家庭教养方式与硕士生学术不端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5.3 父母控制与硕士生学术不端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5.4 心理权利中介效应检验 | 第43-44页 |
5.5 导师科研压力调节作用检验 | 第44-45页 |
5.6 研究结果汇总 | 第45-49页 |
第6章 讨论与展望 | 第49-56页 |
6.1 研究结果相关讨论 | 第49-52页 |
6.1.1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术不端的关系讨论 | 第49页 |
6.1.2 心理权利的讨论 | 第49-51页 |
6.1.3 导师科研压力调节作用的讨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52-54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