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9页 |
1.1 植物多倍化的形成与进化 | 第14-19页 |
1.1.1 植物多倍体的起源及形成 | 第14-17页 |
1.1.2 多倍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 第17-18页 |
1.1.3 人工形成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 植物异源多倍体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2.1 遗传学变化 | 第20-21页 |
1.2.2 表观遗传变化 | 第21-23页 |
1.2.3 基因表达变化 | 第23-25页 |
1.3 芸薹属多倍体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3.1 芸薹属的起源 | 第25页 |
1.3.2 多倍化早期遗传、表观遗传、基因表达变化 | 第25-26页 |
1.3.3 人工合成多倍体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不同种间杂交后代性状分析 | 第29-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2 胚挽救及秋水仙素加倍 | 第30页 |
2.1.3 流式细胞实验鉴定倍性 | 第30页 |
2.1.4 SSR标记遗传分析 | 第30页 |
2.1.5 性状调查及营养成分分析 | 第30-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2.2.1 菜心×芥蓝田间性状调查结果及分子遗传分析 | 第31-34页 |
2.2.2 白菜×紫甘蓝田间性状调查结果及分子遗传分析 | 第34-36页 |
2.2.3 菜心×青花菜田间性状调查结果及分子遗传分析 | 第36-39页 |
2.3 讨论 | 第39-41页 |
2.3.1 新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利用 | 第39页 |
2.3.2 新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田间性状的分离规律 | 第39页 |
2.3.3 新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遗传分析特点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菜心×芥蓝杂交后代基因表达分析 | 第41-5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3.1.2 流式细胞实验鉴定倍性 | 第42页 |
3.1.3 RNA提取和文库制备 | 第42页 |
3.1.4 数据的过滤、比对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42-43页 |
3.1.5 直系同源基因的确定 | 第43页 |
3.1.6 表达水平显性分析和同源偏向性表达分析 | 第43页 |
3.1.7 GO富集分析 | 第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3.2.1 倍性鉴定及性状调查结果 | 第43-44页 |
3.2.2 转录组测序和数据比对结果 | 第44-45页 |
3.2.3 差异基因表达及非加性基因表达分析 | 第45-46页 |
3.2.4 表达水平显性分析 | 第46-48页 |
3.2.5 同源基因偏向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3.2.6 基因激活\基因沉默分析 | 第49-50页 |
3.2.7 蜡质通路\开花通路相关基因分析 | 第50-51页 |
3.3 讨论 | 第51-55页 |
3.3.1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非加性表达模式 | 第51-52页 |
3.3.2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表达水平显性 | 第52页 |
3.3.3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同源偏向表达 | 第52-53页 |
3.3.4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差异基因及基因激活/沉默表达 | 第53页 |
3.3.5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叶色及开花性状相关基因表达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菜心×芥蓝杂交后代小RNA表达分析 | 第55-6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4.1.2 sR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第55页 |
4.1.3 miRNA和 siRNA簇的鉴定 | 第55-56页 |
4.1.4 miRNA和 s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56页 |
4.1.5 靶基因预测和GO富集分析 | 第5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4.2.1 sRNA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4.2.2 F_2代单株miRNA的鉴定和比较 | 第57-58页 |
4.2.3 F_2代单株siRNA的鉴定和比较 | 第58-60页 |
4.2.4 开花性状分析 | 第60页 |
4.3 讨论 | 第60-63页 |
4.3.1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中miRNA的变化 | 第60-61页 |
4.3.2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中miRNA的非加性表达 | 第61页 |
4.3.3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中siRNA的变化 | 第61-63页 |
第五章 菜心×芥蓝杂交后代重测序分析 | 第63-6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3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5.1.2 重测序建库 | 第63页 |
5.1.3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5.2.1 clean reads数据的获得 | 第63-64页 |
5.2.2 序列比对 | 第64页 |
5.2.3 SNP和 InDel分析 | 第64-65页 |
5.2.4 CTX及 CNV分析 | 第65-66页 |
5.3 讨论 | 第66-68页 |
5.3.1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基因组变异 | 第66-67页 |
5.3.2 合成AACC异源四倍体的拷贝数变异及结构变异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4页 |
附录 | 第8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