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学者对去行政化的研究 | 第8-9页 |
1.2.2 国内学者对去行政化的研究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1.6 研究不足 | 第13-14页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2.1.1 基础教育 | 第14页 |
2.1.2 基础教育学校 | 第14页 |
2.1.3 基础教育行政化 | 第14-15页 |
2.1.4 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 | 第15-17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7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18页 |
2.2.3 组织结构理论 | 第18-19页 |
3 基础教育学校行政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19-24页 |
3.1 现行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3.1.1 政府干预过多与学校自我改革的要求不适应 | 第19-20页 |
3.1.2 教育部门干预过多与教育教学要求不适应 | 第20页 |
3.1.3 学校森严的内部管理体制与实行民主化管理的要求不适应 | 第20-21页 |
3.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1-24页 |
3.2.1 “政校一体”的管理体制导致基础教育学校行政化困难加剧 | 第21-22页 |
3.2.2 基础教育学校严格的科层制导致办学过程中官僚化 | 第22-23页 |
3.2.3 行政化办学的惯性制约了自我管理机构积极性的发挥 | 第23-24页 |
4 寿光市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的探索实践及启示 | 第24-29页 |
4.1 寿光市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的探索实践 | 第24-28页 |
4.1.1 取消学校行政级别,推进校长职级制 | 第24-25页 |
4.1.2 多元化办学,现代学校制度创新 | 第25-26页 |
4.1.3 以教学为主导优化教学主体结构 | 第26-27页 |
4.1.4 以“契约化”为准则规范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 | 第27-28页 |
4.2 对我国基础教育去行政化的启示 | 第28-29页 |
4.2.1 明确政府和学校的关系 | 第28页 |
4.2.2 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28页 |
4.2.3 评估主体多元化 | 第28-29页 |
5 国外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的经验借鉴 | 第29-32页 |
5.1 美国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实践——“特许学校” | 第29页 |
5.2 英国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实践——“自由学校” | 第29页 |
5.3 德国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实践——中学分类管理 | 第29-30页 |
5.4 国外实践管理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的启示 | 第30-32页 |
6 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去行政化的措施 | 第32-37页 |
6.1 转变价值观念 | 第32页 |
6.2 加强政府作为 | 第32-34页 |
6.2.1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 第32-33页 |
6.2.2 建立审计问责制 | 第33-34页 |
6.2.3 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 第34页 |
6.3 基础教育学校自身建设 | 第34-37页 |
6.3.1 完善内部职能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6.3.2 行政和教学分工明确 | 第35页 |
6.3.3 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 第35-37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37-3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7.2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